銅幣是銀幣收藏的大類,歷來都受到很多藏家的關注,不同版別的銅幣都有獨特的韻味,值得藏家深品。在錢幣類的在線交易中,這些古銅幣備受青睞,成為很多買家追逐的焦點。對比近兩年不斷低迷的國內藝術品市場行情,今年錢幣交易顯然要活躍很多,各板塊精品迭出,精彩依舊,珍稀錢幣成交價穩步提高,尤其是明清民國錢幣異軍突起,因存量稀少受到高端藏家青睞,成為錢幣交易市場一個新的熱點。
中華民國雙旗幣當十銅元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銅元收藏研究中數量很大,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品類,甚至可以說是民國銅元的主體品種。在民國成立后,銅元仍繼續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為兩面叉的國旗圖案,并有開國紀念幣或中華民國銅幣字樣。
文中此枚中華民國雙旗幣當十銅元,正面面圖案中央為兩面交叉的國旗,上方為中華民國4字,下面為記值:當十銅元;藏品幣正背面中心圖案為稻穗組成的嘉禾紋,經過悠久的歷史下依然保存完好,上面的銹跡也見證了其歷史的沉淀,具有非常明顯的歷史過渡性特征,有著難以言喻的收藏價值。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是指晚清光緒二十三年到三十一年(1897-1905)機制光緒元寶銀幣系列以及宣統元年機制的宣統元寶兩種銀輔幣,而最初生產的江南省造銀幣正面沒有干支年度,背面蟠龍加上外圈,俗稱老江南。爾后產制的自光緒二十四年歲次戊戌開始注明,一直到歲次乙巳止,銀幣銘文為光緒元寶的計有老江南、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及乙巳等九種年別。
文中此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包漿老道、品相完整、文字和紋飾,皆十分精到,凸凹鮮明,歷史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錢幣正面鑄有銘文,珠圈內鑄光緒元寶,上環江南省造,中間銘乙巳,下環每元當制錢十文,字體俊秀。錢幣背面珠圈內為蟠龍圖,左右各一五點花星,珠圈外為英文幣值及干支紀年。蟠龍為長須龍,眼神靈異炯炯有神,龍鱗雕刻細密有致,騰云駕霧,身姿遒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