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無非是控制熱量,加大熱量消耗,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減肥并不是一味的餓肚子,掌握科學的飲食方法能輕輕松松變瘦。每日總熱量不變的前提下,一日五餐替代一日三餐,不僅能延長飽腹感,又能幫助減肥。
如何一日吃午餐輕松變瘦?
1、7點
第一頓飯安排在早晨7點,吃一個水煮雞蛋,喝一杯脫脂牛奶或是雜糧粥,吃一把蔬菜。不管多忙都不能忽略早餐,長時間空腹不吃早餐,胃腸道會加強對午餐和晚餐的吸收率,同時難以控制食欲,造成熱量攝入超標,易轉化成脂肪堆積,所以必須早起吃早餐。
2、10點
上午10點吃第二頓飯,可以吃150克漿果類水果,如葡萄、蔓越莓和草莓、藍莓和樹莓等;再加上三塊纖維餅干,不僅僅緩解饑餓感,而且防止脂肪堆積。漿果類水果中含白藜蘆醇,這是一種抗氧化物質,清除自由基的同時也能促進脂肪燃燒。
3、12點
12點吃第三頓飯,主食應選擇粗糧,如玉米、燕麥或糙米等,吃1~2兩就行;聯合250克蔬菜和適量肉類。肉類可選擇雞胸肉、蝦肉或瘦牛肉、瘦豬肉,以低溫少油的方式烹調,不能油炸或油煎,以免刺激胰島素分泌,影響減肥進程。
4、16點
經過長時間的工作或學習,16點左右最容易感覺到饑餓,此時不妨喝一杯雜糧粥或無糖豆漿,也可以喝脫脂或低脂牛奶、純酸奶等,能為身體提供所需蛋白質和鈣元素,減輕饑餓。
5、19點
第五頓飯應安排在19點,主食應選擇粗糧。晚餐后新陳代謝速度減慢,活動量減少,吃的太多易生成多余熱量,從而造成肥胖,因此以清淡為主。可以吃250克綠葉蔬菜或水果,吃少量白肉和海鮮類或豆腐。
溫馨提示
采取這種飲食模式,不僅僅能緩解饑餓,而且也能防止熱量攝入超標,又能幫助減肥瘦身。調整好吃飯順序,先喝湯類或白開水,緊接著吃蔬菜或瘦肉,主食安排在最后吃。吃飯時應細細咀嚼,每次用餐時間應達到30分鐘左右,能讓機體及時接收到飽腹信號,防止熱量攝入超標。除了注意飲食外,也不能忽略運動的重要性,每周的運動量應達到150分鐘到300分鐘左右,同樣還要達到中等強度以上,這樣才能真正的消耗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