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是人體內維持多種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包括鈉、鉀、氯、鈣、鎂和磷等元素。這些電解質在體內以離子形式存在,參與神經傳導、肌肉收縮、酸堿平衡和水分調節等多種生理過程。那么,電解質的正常值范圍是多少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電解質的正常值
電解質在體液中以離子形式存在,包括鈉、鉀、氯、鎂、鈣等,其血清濃度有特定正常范圍。鈉離子正常值135-145mmol/L,失衡會導致低鈉或高鈉血癥,出現惡心、乏力或口渴等癥狀;鉀離子3.5-5.5mmol/L,異常會引起肌無力或低鉀癥狀;氯離子96-106mmol/L,異常與脫水或腹瀉相關;鎂離子0.7-1.15mmol/L,失衡導致頭暈或肌無力;鈣離子2.25-2.75mmol/L,異常引起便秘或抽搐。
電解質的作用功效
1、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電解質可經由細胞膜的離子通道進入細胞內部,對細胞內外液體的濃度與壓力進行調節,進而實現水電解質的平衡維持。
2、參與神經肌肉傳導
電解質里的鉀、鈣等離子在神經肌肉傳導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于保持肌肉的正常功能狀態。
3、維持體液酸堿平衡
電解質中的碳酸氫根離子具備調節液體酸堿度的能力,能夠維持血液以及細胞內的正常酸堿平衡狀態。
4、維持神經應激性
電解質所含物質能夠起到調節以及緩沖酸堿平衡的功效。
5、調節代謝
電解質中的鈉、鉀等離子參與到多種代謝過程當中,并與能量代謝相關。
電解質在人體內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維持生理功能的正常運作,包括神經肌肉傳導、水電解質平衡、酸堿平衡等,其正常值范圍是確保健康的基礎,任何失衡都可能導致相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