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氣。霜降時節,天氣會越來越冷,只有給身體補足能量,進行調養,方能為冬季乃至全年的養生做好準備,提高抗病能力。故民間素有“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的說法。
霜降初至,滋補養生快人一步
國醫大師、湖北省中醫院(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凃晉文教授指出,在秋冬季節選擇膏方進行滋補,可以調整人體的體質達到平和狀態。而一些慢性病患者,比如哮喘、慢性反復發作咳嗽、鼻炎、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等;或是手術后、腫瘤放化療的患者也可以通過吃膏方調整體質,提高抵抗力。
國醫大師凃晉文教授提醒,膏方是針對個體狀況、體質狀態而定的,必須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開具和服用。日常的中藥方子,可以隨時調整藥物和劑量,但膏方一吃就至少兩三個月,必須是臨床經驗豐富的中醫,才能做出準確的預判。
在食補方面,專家建議少食辛辣,溫補迎冬。霜降時節胃腸脆弱,刺激性飲食容易增加其負擔。建議適當吃一些養胃的食物,如板栗、花生等。
中醫認為,山藥,芡實、栗子等,也都是此時節健脾進補的佳品。另外,薏米、紅棗、核桃仁、扁豆、黑豆、牛肉、兔肉等性溫而不燥的食物也宜常食。
霜降養生,護膝暖足更去燥
霜降時節,如果不做好保暖工作,很容易因涼氣入侵引發感冒等疾病。湖北省中醫院(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丁德光教授提醒,氣候溫差加大,要格外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從足生”。此外,人體關節部位最怕受涼,腰腿痛等疾病也極易發作,大家也要加強膝足關節的保暖和保健。
談到具體的做法,丁德光教授指出,除了盡量不露腳踝、穿拖鞋外,要想保暖,應避免寒意侵入身體,還可以嘗試睡前泡腳。這對于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有更好的幫助,同時也可以緩解身體的疲憊感。所以即使再忙碌,也試著養成睡前泡腳的好習慣。
霜降之后的天氣干燥,也是慢性支氣管炎等肺部疾病易復發或加重的時期,應多吃一些有潤肺作用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梨子、菠菜、蘿卜、小白菜、菜花、紅薯、蓮藕、木耳、蘋果、柚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