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從一個人的面色就可以看出一個人身體是否好壞,有精氣神等等的一些狀態(tài),容易脾虛的人臉色表現為迷茫還容易感覺一些呆滯,經常會出現腹瀉的癥狀,那對于脾虛來說,按摩是中醫(yī)當中比較有效,而且容易長期堅持最管用的效果,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脾虛的人群如何中醫(yī)按摩治療。
具體的解答如下;
1、三陰交穴
位置:內踝尖上3寸,胚骨后緣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內踝尖上直上3寸,自己的手指,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于脛骨后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方法:左手拇指按壓三陰交穴,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同前。
功效:舉凡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綜合癥,更年期綜合癥等,皆可治療;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2、天樞穴
位置:臍旁開2寸處。 前正中線旁開2寸,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10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10肋間神經分支,深部為小腸。
方法:兩手放于腹部兩側,中指按壓天樞穴,按揉30次。
功效:主治胃腸病證,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患。
3、豐隆穴
位置: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后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
方法:用大拇指略微用力按壓穴位,以略感疼痛為基準,按住5秒后松開,雙手交替互按 3~ 5分鐘。平時也可用拳頭輕輕敲打此穴,以皮膚會自然變紅為標準,每次 5~10 分鐘。 豐隆穴一般比周圍要敏感,按摩時會有輕微疼痛感。
功效:豐隆穴屬于胃經,又聯(lián)絡脾經,能調治脾和胃兩大臟腑,有很好的除濕祛痰的效果。
4、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位置。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作點按活動,一按一松,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天按壓約5~10分鐘。按摩時,有酸脹、發(fā)熱的感覺為宜。
功效: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有生發(fā)胃氣、燥化脾濕的功效。
我們對于體虛的情況是可以通過按摩以上分享的幾種穴位達到一定的保養(yǎng)和治療效果以上,就是我們對于我們身體穴位的按摩和身體穴位恢復的一些治療方法上的中醫(y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