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認為吃哪兒補哪兒,以形補形,因此常吃腦花和腦子形狀的核桃能夠提高智力。
營養科學告訴我們,以形補形并不靠譜,重要的是搞清營養成分。
“以形補形”是中國人滋補大法的基本原則。
和“夫妻肺片”并不能補肺(因為材料是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骨頭湯并不能補鈣(骨頭湯鈣含量非常低,大約只有同等重量牛奶的幾十分之一,而且并不易吸收)類似。
喜歡吃“冒腦花”、“烤腦花”的朋友,也并未因此而聰明幾分。只有漸寬的腰圍,見證了吃貨的一片初心。
核桃則是補腦食品界“以形補形”的另一個傳奇。皺巴巴充滿溝壑的果實,甚至還分左右半球,簡直就是微縮版的大腦。
從營養角度來講,核桃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油酸和α-亞麻酸,尤其是α-亞麻酸,能在人體內轉化為 DHA,的確有助于大腦和神經發育。
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面向輔食添加期的嬰幼兒,推薦使用核桃油作為首選烹調用油之一。
但要注意的是,選擇核桃“補腦”,應優選核桃果實或者核桃油;市面上各種核桃“飲品”往往含有過多的添加糖;且蛋白質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都很低,并不適合兒童日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