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肝臟內只含有少量的脂肪,像磷脂、甘油三脂、膽固醇和膽固醇脂等。其中磷脂含量最多,甘油三酯約占到20%。但是,上述這些脂肪的總量,只占肝臟濕重的4%~5%,如果超過10%~15%,或者在組織學上超過50%時,那就是脂肪肝了。
什么是脂肪肝?
正常人的肝臟內只含有少量的脂肪,像磷脂、甘油三脂、膽固醇和膽固醇脂等。其中磷脂含量最多,甘油三酯約占到20%。但是,上述這些脂肪的總量,只占肝臟濕重的4%~5%,如果超過10%~15%,或者在組織學上超過50%時,那就是脂肪肝了。
資料圖
得了脂肪肝以后,75%的人可出現肝區脹痛等癥狀。25%的人沒有自覺癥狀,只是在做體檢、超聲檢查時才被發現。肝臟是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合成、運轉和利用的主要器官。經消化道攝入的脂肪內營養物質,大多在肝臟經過代謝后進入血液循環。得了肝炎后,病變的肝細胞對甘油三酯的合成和代謝的平衡失調,使中性脂肪在肝內積聚,就會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可能演變成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整個過程僅需4步,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引起脂肪肝的常見原因有這6個
1、肝炎
肝臟是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合成、運轉和利用的主要器官。經消化道攝入的脂肪內營養物質,大多在肝臟經過代謝后進入血液循環。得了肝炎后,病變的肝細胞對甘油三酯的合成和代謝的平衡失調,使中性脂肪在肝內積聚,就會形成脂肪肝。
2、飲酒
酒對肝臟有毒性作用,尤其是對肝內的甘油三酯代謝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從而損傷肝細胞。通常,在肝炎的急性期,病人不會飲酒,問題在于恢復期。
許多病人認為肝炎的化驗指標已經正常,喝點沒關系,或者認為“啤酒是液體面包,不是酒”,于是照喝不誤,結果盡管進入體內的酒精不多,但其對肝臟細胞仍然有損傷,尤其是對大病剛愈的肝細胞仍有損傷。
3、營養過剩
得了病以后,除了藥物治療外,許多人都很重視食補。肝炎病人也不例外,遵循“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飲食原則,攝入大量營養。
營養過剩,多余的蛋白和糖便轉化為脂肪儲存在皮下和肝臟中,所以,患過肝炎后許多人會發胖,還有些人出現脂肪肝。
4、消耗過少
一個人生了病以后是很注意休息的,別人也總是勸病人多休息。而休息,又常常會被片面地誤解為臥床,營養增加了,休息增多了,入大于出,人豈會不胖?肥胖者則極易得脂肪肝,有資料提示,在肥胖者中,有一半人有肝內脂肪浸潤。這是由于脂肪組織增加,導致游離脂肪酸釋出過多同時又浸潤在肝臟中的緣故。
5、激素
激素與脂肪肝的形成也有關系。例如,當進食高糖類食物時,若同時使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那么就容易引起脂肪肝。在治療病毒性肝炎時,用腎上腺皮質糖類激素也可能會發生脂肪肝。
6、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與脂肪肝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大約有五分之一的脂肪肝患者同時患有糖尿?。患s半數糖尿病患者伴有脂肪肝,尤其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50%的尸解發現有脂肪肝。60歲以上的糖尿病病人脂肪肝的發生率可高達45%。糖尿病性脂肪肝,是周圍脂肪組織移入肝內過多所致。
要降低脂肪肝的發生率,可以這么做
正確理解休息
得肝炎后,除了急性黃疸型肝炎應臥床休息外(黃疸退后便可起床)。休息方式以動靜結合為宜??缮⑸⒉?,活動活動四肢,做做氣功,打打太極拳,做做廣播操等。以改善各臟器的血液循環,增加肝臟血流量,改善肝臟對脂肪的代謝,有利于防止脂肪肝的發生。
科學進補
高糖高蛋白高脂肪,會使體重增加、血脂增高而發生脂肪肝。所以,要科學用膳。脂肪攝入,每日不宜超過30克。少吃高糖類食物,如巧克力、奶糖、餅干糕點、面粉制品等。每日飯量(或面食)控制在250克左右。
多吃維生素和蔬菜、水果
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有助于促進肝內脂肪的代謝。多吃些含有葉綠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有利無弊??梢猿孕~、瘦肉、禽蛋、豆制品等含有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質的食品。
適當活動
根據病情和體力,在肝炎的恢復期可以做些適當的家務事。勞動強度以不感到疲倦為準。一旦感到疲乏,即應停止作業,適當休息。只吃不動,只睡不干活,攝入多消耗少,人就容易肥胖。而肥胖又是脂肪肝的一個重要信號,所以預防脂肪肝一定要控制體重,切莫發胖,最好能定期測量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