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是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之一,都說“千寒易去,一濕難除”。
濕氣是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之一,都說“千寒易去,一濕難除”。
濕的存在有三個因素
一、因為吃了過多的油膩物,消化不了,堆積成濕;
二、雖然沒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點兒就膩住了,也會成濕;
三、還有就是環境、季節因素的影響,比如四川多濕,那里的人不吃辣椒就會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體內都會有濕,身體會變得很重、很懶。
這三種癥狀歸根結底都和脾氣有關系,“濕重”是標,“脾氣虛”是本。
中醫說的脾,是負責運轉的,任何代謝產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氣的力量。脾氣一虛,臟東西就要潴留體內。臟東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異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濕氣呢?
一、看舌頭
照鏡子伸伸舌頭,如果舌苔厚,舌體肥大,舌頭過于濕潤的話,這就很可能是有了濕氣。
二、看大便
早上起來排便的時候,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黏膩,溏軟不成形,沖廁所的時候,很多水都沖不干凈,這往往是體內有濕氣的癥狀。
三、看感覺
早上起來,渾身不清爽,睡不醒,嗜睡。做什么都沒有精神,整個人像被什么給拖住了一樣。
濕氣是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之一,都說“千寒易去,一濕難除”。
除此之外,會有有以下的情況:
食欲不振、沒胃口、頭發油膩、臉部經常出油、長痘痘、口干、口臭等等也是濕氣重的表現。
那要怎么祛濕呢?
承山穴是祛濕大穴
每天早上起床時,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正好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擺動,以按摩承山穴。
按承山穴,都會有明顯酸脹痛感,這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后,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逃逸。
補脾祛濕的藥
要想祛濕,你首先得健脾補氣,幾乎所有健脾補氣的藥都能間接地祛濕。你還可以到藥店里去買中成藥,選擇補脾氣的好藥,性質很平和,長期吃來緩慢地改善脾虛濕重的體質。
三伏天是排寒化濕最好的季節,溫灸拔罐可很快袪除以前堆積的寒濕。
祛濕養生膳食
薏米,又名苡仁,回回米。性寒,味甘淡。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不僅是我們普遍常吃的食物,又是常用的中藥。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30g 紅豆30g 糖適量
做法:薏米、紅豆洗凈泡水2小時,將泡好的薏米。紅豆倒入鍋中,加入適當的清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煮2小時,直至薏米紅豆熟爛,加入冰糖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