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月7日電 (孫睿)“‘益’路攜手‘童’行項目針對在青海婦女兒童醫院、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長期住院治療的14歲以下血液病患兒,提供功課輔導、游戲互動、手工制作、繪畫攝影、心理疏導等內容為主的陪伴式成長教育,幫助他們減少脫離學校教育的心理落差,擁有盡快適應社會的能力。”青海省紅十字會副會長王昆7日表示。
當日,青海省紅十字會“益”路攜手“童”行項目志愿服務點揭牌儀式在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舉行。

王昆介紹,目前,血液病在全世界范圍都是難以攻克的疾病,且治療難度高、周期長,給患者身心帶來重創。尤其是血液病患兒,需要長期住院治療、康復,患兒們在治療期間脫離社會和學校教育,心理難免會產生一些落差與不適。
針對這一情況,青海省紅十字會于2020年積極爭取了1.2萬元的經費,分別在青海婦女兒童醫院、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實施了“益”路攜手“童”行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并由青海大學紅十字會和青海大學臨床醫學系紅十字志愿服務隊負責承辦、實施項目。該項目旨在陪伴血液病患兒,幫助他們建立對抗病魔的信心,重燃患兒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同時通過志愿者的服務引起社會各界對于血液病患兒的關注,吸引更多的愛心人士參與到陪伴血液病患兒的行列中來。
參與其中的志愿者張旭告訴中新網記者:“在前期,我們進行了血液病知識培訓,使會內百余名志愿者掌握了與患兒接觸的注意事項。為期兩個多月的志愿活動中,我們開展了為患兒進行心理疏導、理論知識輔導、娛樂活動相結合的項目;針對患兒,采用游戲、繪畫、手工制作、照片墻、相冊等多種方式加強血液病患兒的溝通能力。雖然每個人的付出都是樸實而有限的,但正是這些小小的火種,溫暖了我們整個社會。”
青海婦女兒童醫院黨委書記王守磊說,“益”路攜手“童”行項目的實施與開展,給眾多患兒和患兒家庭帶來了希望,減輕了心理負擔,也讓患兒們恢復微笑、恢復健康。
王昆表示,青海省紅十字會將持續關注并支持該項目,盡可能為志愿者們提供幫助血液病患兒的項目平臺。希望紅十字志愿者們幫助更多的血液病患兒走出困境、獲得希望、融入社會。也希望通過“益”路攜手“童”行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的實施,能帶動社會上更多的愛心人士給予血液病患兒持續的關懷與關愛,在硬件和軟件上提供支持和幫助,并讓越來越多的紅十字志愿者了解項目意義、參與項目實施、擴大項目受益范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