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月1日電(記者藺娟)截至2021年12月31日24時,陜西省本輪疫情已累計報告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1475例。此次疫情發生至今已有20多天,目前患者的救治情況如何?醫療資源能否有效保證?不同年齡段的患者如何有效實施分類救治?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采訪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陜西工作組醫療救治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楊毅。
問:本輪疫情,陜西的本土確診患者已經過千,目前救治情況如何?如果后續病例繼續增加,醫療資源能否有效保證?
答:我們現在從陜西和西安一共準備了40多支醫療隊,分布在各個定點醫院,這些醫療隊是整建制來接收病區,進行醫療救治。國家級的醫療救治專家和院感專家和當地醫護一起來參與救治工作。我們已經啟用了3家定點醫院,第4家定點醫院也已經準備好,所有的床位3000多張。根據現在的疫情,我們的醫療資源能夠保證現在病人的充分救治。
問: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患者如何有效實施分類救治?
答:總體來說患者還是以輕型和普通型為主。目前,重型患者有11人,病情相對都比較穩定。重型患者當中,多數都是年紀大的和基礎疾病多的,其實有時這些患者的新冠肺炎還不是特別嚴重,但是基礎疾病可能更嚴重一些。我們每天也會有多學科的團隊,一方面針對患者的新冠肺炎進行積極救治,另外一方面還針對他們的原發病、基礎病進行積極治療。對于孩子來說,我們專門配備有兒科團隊進行治療。同時,我們還加強了護理力量,把精細化管理做得更好,讓病人能恢復得更好。
從2021年12月29日開始,陸續有患者出院,我們也準備好了康復醫院來為這些出院的患者更好地進行健康監測和康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