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是國內較大的青蒿素生產基地之一,全縣種植有青蒿6.8萬畝。圖為9月10日,在重慶酉陽縣板溪鎮,村民在收割青蒿。
新華社記者黃 偉攝

8月18日,在廣西柳州市融安縣,廣西仙草堂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員工在晾曬收購的青蒿葉。
新華社記者張愛林攝

青蒿素半成品。
新華社記者張愛林攝

屠呦呦在工作中(翻拍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20世紀40年代,中國每年報告超過3000萬例瘧疾病例。70年后,中國已實現自2016年起連續4年無本地感染病例報告,并于今年6月30日正式獲得世界衛生組織消除瘧疾認證。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中國在消除瘧疾的歷史進程中,不僅誕生了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同時,以中國創新藥青蒿琥酯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抗瘧藥物,一直在世界范圍內助力消除瘧疾,為共建無瘧疾世界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創新藥在重癥瘧疾搶救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2年,屠呦呦在523項目(指代號為“523”的瘧疾防治藥物研究項目)中發現青蒿素可以有效滅殺瘧原蟲,因其存在水溶性欠佳的問題,治瘧療效無法發揮到最優。
后來,桂林南藥公司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推薦加入523項目,參與青蒿素的二次研發,并在1977年成功發明了青蒿琥酯。這不僅解決了青蒿素的水溶性問題,更是將治瘧療效提高了5—7倍,可制成針劑,搶救重癥型瘧疾患者。
1987年,青蒿琥酯獲得國家衛生部頒發的中國X-01號一類新藥證書,注射用青蒿琥酯同時獲得X-02號新藥證書。
至此,桂林南藥正式取得商業化生產和銷售青蒿琥酯類藥品的資格,將青蒿素產業化用于瘧疾治療終端市場,這也正是如今享譽全球抗瘧領域的重癥瘧疾治療品牌——Artesun?注射用青蒿琥酯。這一藥品在重癥瘧疾搶救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更在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后,名聲震赫非洲大地。
2010年,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報告稱,桂林南藥注射用青蒿琥酯的療效明顯優于奎寧,向各國建議采用以取代奎寧治療重癥瘧疾。2015年,該產品榮登法國《處方》年度榮譽榜,成為首個進入該榜單的中國原創藥。迄今為止,該產品已累計挽救4000萬重癥瘧疾患者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5歲以下兒童。
青蒿琥酯徹底打破國際藥企對青蒿素的專利壟斷
很多人并不清楚,桂林南藥的原創藥青蒿琥酯是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青蒿素抗瘧藥。
據桂林南藥聯席總裁蘇莉回憶說:10多年前,桂林南藥的青蒿琥酯片確實主要是為法國賽諾菲貼牌生產,在非洲市場被熟悉認知的是賽諾菲的Arsumax(青蒿琥酯片),桂林南藥作為藥品生產企業幾乎沒人注意到。盡管如此,青蒿琥酯的專利權從未出讓,一直都是屬于桂林南藥的。
“當時抗瘧藥市場基本被諾華、賽諾菲等跨國企業占領,而我們一心想要打造屬于自己的民族品牌,所以就分析,他們的產品主要針對一般瘧疾治療的口服制劑,為此,我們采取了品牌差異化戰略,專注于針對重癥瘧疾治療的Artesun?(注射用青蒿琥酯)進行推廣,正是這一產品讓我們初戰告捷。”蘇莉說。
2004年12月1日,桂林南藥向世界衛生組織遞交了青蒿琥酯預認證申報材料。2005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在坦桑尼亞阿魯桑會議上,正式確認青蒿琥酯的原創者是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原桂林制藥廠),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同年12月,桂林南藥代表中國企業實現世界衛生組織預供應商資格認證“零”的突破。這也意味著,中國創新藥青蒿琥酯徹底打破了國際巨頭藥企對青蒿素的專利壟斷。
為了促進民族品牌進一步深耕國際市場,桂林南藥在質量管理和市場開拓方面“雙管齊下”。倡導“人人承擔質量的責任,堅持做對患者負責的事情”的質量文化,內部實施“國內國外市場雙循環和精益制造研發雙驅動”的產品生命周期質量管理模式;在瘧疾高發的非洲地區,實施屬地化營銷,近10年來,在加納、尼日利亞、坦桑尼亞、烏干達、贊比亞及西非法語區等國家設立子公司和辦事處,負責當地和周邊地區的藥品推廣銷售,這是如今“抗瘧神藥”注射用青蒿琥酯能夠在全球重癥瘧疾領域占比90%以上份額的重要因素。
這家中國藥企利用核心抗瘧產品成功打開國際市場,一方面扭轉了過去國際社會對中國創新藥不認可的態度,另一方面也驅動了國內其他同行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之路。
自2005年以來,桂林南藥累計已有28個產品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藥品預認證,其中包括24個制劑產品和4個原料藥產品,一共向國際市場供應了超過2億支注射用青蒿琥酯。
國際化進程的重大突破并沒有讓桂林南藥滿足于現狀,該公司繼續深耕抗瘧領域。目前,該公司生產的抗瘧藥產品已覆蓋瘧疾預防、一般瘧疾治療及重癥瘧疾搶救的全治療領域,同時擁有原料藥、口服制劑、注射劑的生產能力,治療人群覆蓋成人、兒童及孕婦等特殊用藥人群。
援非抗瘧深耕非洲市場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中國雖已獲得世衛消除瘧疾認證,但全球仍有一半人口面臨罹患瘧疾的風險,2019年全球仍有40.9萬人因瘧疾死亡,我們的使命仍在繼續。作為企業,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幫助全球瘧疾患者恢復健康,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不再患有瘧疾,所以桂林南藥多年來一直潛心研發,不僅發明了被國際主流市場認可的重癥瘧疾搶救用藥Artesun?,近兩年更是研發成功兒童瘧疾預防用藥SPAQ-CO?Disp,這兩款藥品對全球瘧疾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做了非常重要的貢獻。”桂林南藥總裁王文學說。
多年來,桂林南藥利用核心產品優勢,踏實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配合商務部實施“援非抗瘧”項目。自2006年起,該公司共承擔商務部對非援助項目百余個,涉及30多個國別。此外,該公司攜手瘧疾防治領域全球頂級專家,建立專家資源庫,通過視頻會議等基于互聯網的多媒體互動形式為非洲地區醫務人員提供一個在線學術平臺,盡力幫助非洲提高抗瘧醫療衛生水平,覆蓋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馬拉維、贊比亞、加納、科特迪瓦和布基納法索等近10個非洲國家和地區。
以青蒿琥酯為代表的青蒿素類藥物創新,是中醫藥原創思維與現代科技結合,以中國式方法解決世界醫學難題的例證,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具有積極意義。目前,國際社會對“中國創造”的認知多在電子信息科技等領域,其實中國制藥行業近年來也發展迅速。
王文學說,他們將打造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南藥新優勢,形成產品產業技術優勢明顯、管理機制健全、質量安全穩固、社會影響廣泛的質量管理局面,攜手行業優秀同仁,朝著“共建無瘧疾世界”的宏遠目標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