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車上仗義救人杜鑫(左一)、阮翔(左二)、吳岳華(右二)、謝佳斯(右一)獲得母校的嘉獎。 韓章云 攝
中新網漯河5月12日電(記者 韓章云)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曾于2018年相繼在高鐵、火車上出手救助生病乘客的護士杜鑫、阮翔、吳岳華,以及在護士崗位上做出突出成績的謝佳斯日前同返母校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與學弟學妹們分享職業心得。
5月10日,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大禮堂座無虛席,該校護理系千余名學生們身著雪白的護士服、頭戴護士帽,安靜地聆聽舞臺上師哥師姐們的講述。
故事很普通,因為沒有復雜的情節,故事又不普通,因為在飛馳的列車上救助突發疾病的乘客是與死神賽跑,而他們恰巧都是從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畢業的護士。
2018年5月25日下午,在漢口站開往新縣的K1624次火車上,一位乘客腹痛難忍,回家途中的該校護理系2014級畢業生阮翔上前安撫;同年5月份,阮翔還在回家的火車上還搶救了一位暈倒的列車員。
2018年7月27日,從上海虹橋發往開封北的G2812高鐵列車上,一名嬰兒鼻子出血不止,列車員廣播緊急尋找醫務人員,該校2012級高級護理專業畢業生杜鑫上前幫忙。
2018年8月28日凌晨,在安徽亳州開往浙江溫州的K8401列車上,一名男子突然暈厥倒地不起,并伴有抽搐、面色發紫、牙關緊咬,緊要關頭,該校護理系2015級畢業生吳岳華出手相救,直到男子恢復意識。
“其實我們做的事情很普通,可能是職業習慣,聽到有人需要救治,就會毫不猶豫沖上去,希望能幫上忙。”目前在武漢一家醫院工作的阮翔覺得,緊急情況下救人對護士而言是本能。
圖為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學生展示職業技能。 韓章云 攝
對于護士的日常工作,如今在杭州一家醫院工作的吳岳華坦言“很辛苦”,“三班倒”、工作時間精神緊繃也讓她疲憊不堪。但是從業3年多,她還是覺得這份工作有著其他職業沒有的幸福感。
“醫護人員和病人之間是其實‘過命’的交情,而病人的笑臉對我而言就是肯定和信任,這個社會,能被人信任是很最珍貴的情感。”吳岳華告訴記者,每次看到病人在她的照顧下疼痛減輕、恢復精神、直到康復出院,她就覺得很有成就感,這對她而言是莫大的鼓勵。
今年27歲,卻已是河南省長垣縣某醫院副院長的杜鑫也告誡目前正在求學的師弟師妹們,練好基本功是勝任護士工作的基礎。
“在練習心肺復蘇時,我每次按壓時間都是零點零幾秒的標準去把關,動作重復千萬次,一段時間下來,腰疼的晚上都睡不著覺,手腕腫的拿筷子都發抖。”杜鑫說,正是過硬的急救功底,讓他贏得患者的信任,“不少患者后來看病還點名找我。”
師兄師姐們的講述,也深深觸動了該校學生。
“學校走出去的這些優秀師兄師姐是我的榜樣,在學習就學好本領,走進工作崗位就兢兢業業,步入社會也要有一副熱心腸。”該校2018級護理系學生馬澳茹如此告訴記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