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這三大常見慢性疾病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日前,北京醫院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北京醫院心臟中心主任楊杰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陳楠三位專家聯合呼吁:三大慢病“相伴相依”,需“聯防聯控”,醫務人員和患者都應高度重視上述三大關聯疾病的早篩、早診、早治和綜合長期管理。
“糖、心、腎”相互關聯,需要引起重視
隨著跨內分泌、心內和腎內三大學科全病程管理臨床醫學的發展,心臟、腎臟和胰腺之間的相互聯系被不斷發現。這意味著當患者患有這其中某一種疾病時,會增加另一個或所有其他器官和系統受損的風險,從而導致整體病情的惡化。
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腎臟病往往會出現在同一患者身上,數據顯示:3位心衰患者中至少有1位患有2型糖尿病;3位慢性腎臟病患者中至少有1位患有心血管疾病;3位心衰患者中至少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病。三大慢病“相伴相依”縮短患者生存時間,降低生活質量,同時極大增加醫療支出和社會負擔。
“糖尿病最大的問題是慢性并發癥。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中導致預期壽命下降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心血管疾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到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大約有75%,其次就是腎臟疾病,中國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有不同程度的腎臟損害。由于糖尿病并發癥十分廣泛,尤其是合并心腎疾病的高發,導致很多糖尿病患者結局的惡化。”郭立新說,所以,為了控制糖尿病,繼而延長糖尿病病人的壽命、改善臨床結局,關注和改善患者的心腎結局是至關重要的。
“人體是一個整體,每個系統和器官都相互關聯,現在醫院科室分得細,這有利于專科深度發展,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科間的橫向協作。”楊杰孚說,“臨床實踐中,內分泌科醫生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同時,注意心臟、腦和腎臟的保護,避免出現嚴重并發癥。同樣,由于很多高血壓患者不清楚高血壓對器官的危害,導致高血壓服藥率很低,控制率更低。心內科醫生一定要提醒患者降壓不僅是為了心臟好,更是為了全身好,如果血壓不能降下來,最終就可能導致腎衰和腦梗等并發癥。因此,患者雖然到各個專科就診,專科醫生一定要告知患者疾病可能引起的全身性損傷,尤其是對最重要的3個器官心臟、腦和腎臟的危害,引起患者的重視。”
建立整體觀,進行“聯防聯控”
臨床上,既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病三大疾病總是“相伴相依”,應把患者作為一個整體,以患者的全面健康結局為目標,制定個體化、全病程管理方案。
“首先,我們要樹立這樣一個理念,當診斷這3個疾病當中的任何一個疾病時,要想到另外兩個疾病的可能。”郭立新說,“應該把它定義為共患疾病,一種疾病一旦控制不好會導致另外兩種疾病的發生或惡化,它們之間互為惡性循環的因果關系。早期診斷應始終秉承共病同治的原則:在發生一種疾病時對其他疾病也進行早期篩查,進而進行早期干預,同時在治療的時候要統籌兼顧,要進行多器官保護的治療。把人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多種危險因素的聯合干預,進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結局,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為了幫助患者獲得心腎等靶器官保護最大化,國內外權威的糖尿病指南發生了根本改變,不再單純將降血糖作為首要追求的目標,而是把心血管和腎臟的獲益、規范救治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并發癥推向治療目標的前列。
在楊杰孚看來,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糖尿病需“聯防聯控”。通過早期干預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可以延緩心臟、腎臟和腦的問題。“治療方面,在選擇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的問題上,尤其是對心衰的病人,應特別關注對腎臟的影響。在選擇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治療藥物時,如四大類改善預后的藥物——β受體阻滯劑、RAS抑制劑、SGLT2抑制劑和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不僅要考慮對心功能的改善,還要考慮對腎臟的保護作用,另外盡量選擇能同時改善血糖的藥物,有一個整體的觀念。”楊杰孚說。
陳楠在談到腎臟病的防治時指出:“腎臟是個沉默的器官,出現功能損害往往無聲無息,而當糖尿病并發腎臟病時,治療難度會大幅增加,早期要特別注意微量蛋白尿、血壓和腎功能的監測。我們建議在疾病早期使用簡單、有效的治療手段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控制血壓、降蛋白。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顯性蛋白尿,如果不控制,過兩三年這個患者很可能就腎功能受損了。”
慢病防治要重心前移、重心下移
“對于三大疾病早期干預、綜合管理,首先提倡重心前移,即在疾病早期就開始篩查、防治。同時提倡重心下移,即充分發揮社區和二級醫院的作用,做好慢病人群的綜合管理。因此,需要臨床醫生、社會各界,包括患者、家庭、大眾共同提高意識,盡早進行篩查,綜合控制多重危險因素,做到三大疾病防治并重。”陳楠說。
專家提醒,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的患者,要堅持定期體檢,早期進行器官損害并發癥相關的篩查,如每年定期檢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通過心電圖、心臟超聲、生物標志物等對心血管風險進行篩查;還有腎功能篩查,并關注營養、酸堿平衡和包括鉀、鈉、氯、鈣、磷在內的電解質代謝平衡;內分泌、心血管和腎臟方面都要注意做微量蛋白尿篩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腎臟疾病。
在日常飲食中,專家們也提醒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患者要做到少糖、少鹽,低脂健康飲食,同時,不吸煙,適量運動,按時足量服藥,控制血壓、心率、血脂、血糖等。
專家強調,當罹患“糖、心、腎”一類疾病的時候,應該同時關注其他的伴發或者共病的存在,關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危險因素的“聯防聯控”。只有防治并舉,才能夠讓患者的臨床結局得以改善,只有把內分泌代謝、心臟、腎臟等問題都關注后,才能真正讓患者擁有陽光生活。
本文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