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實
12月23日,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公安分局通報稱,近日岳陽樓轄區奇家嶺派出所偵破了一起利用眾籌平臺詐騙的案件,王某在眾籌平臺水滴籌上籌集到2萬余元善款,準備提現時,被平臺工作人員發現其涉嫌詐捐并報警。目前,王某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王某詐捐之前一直未能被發現,3月21日王某發出提現申請后才露出馬腳。當時水滴籌工作人員發現了王某的病歷涉嫌造假,要求其解釋原因,之后拒絕了王某的提款申請并報警。
這起詐捐的一大特點是詐捐者的騙術極其拙劣。王某在網上找到了湖南省腫瘤醫院食道癌診斷證明、CT檢查報告單等資料圖片,其將圖片加以處理后炮制出一份身患食道癌的“病歷”。隨后,他將偽造好的病歷和之前其因酒精中毒住院的照片在水滴籌平臺上傳后,當天便通過了審核,成為水滴籌平臺上的一名身患食道癌的受助者,并且僅一天時間便籌集到2萬余元善款。
假如說因為水滴籌工作人員最終識破并阻止了這次詐捐,就認為他們的警惕性有多高,想必很多人并不認可。因為王某僅僅是東拼西湊地找來了一些圖片資源,并將圖片自行進行了簡單處理,騙術毫無“技術含量”可言,為何此前能一路“通關”,臨到最后才發現,是水滴籌需要認真反思的一個問題。
對于網絡捐助我們應該多留心,因為很多人已付出了愛心,此后當他們自己受到了詐捐的欺騙之后,內心難免會感到懊惱甚至憤怒,這類詐捐必然會在愛心人士心里種下不信任的種子,下次再遇到網絡眾籌時,他們就會十分謹慎。
網絡眾籌的規則不合理、內部監管不到位、求助者隱瞞財產、善款使用不透明等現象,均是網絡眾籌平臺亟待補齊的短板。科學的網絡眾籌規則屬于稀缺品,完善此類慈善模式還需做出艱苦的努力。
但再好的規則和模式也需要人來操作和執行,當明顯的大漏洞都不能及時識別、拙劣的騙術也能一路“通關”,說明網絡眾籌模式有時并不缺乏技術與能力,而是缺乏認真細致的方式和高度負責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