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消息,家住金華市區的高女士向本報反映稱:2018年5月21日,她抱著一顆求美的心來到金東區陳海群醫療美容診所做了眼部手術,本以為術后會擁有一雙更漂亮的眼睛,結果卻是一場劫難:不但外觀沒有術前漂亮,術后還出現了很多難以接受的疼痛和眼部問題,右眼至今睡覺時都閉不上。時隔近10個月,她與該診所多次協商,均未能就此事達成一致的解決方案。她希望診所能承擔起該負的責任。
愛美成劫難,術后出問題
高女士之前在市區開了一家服裝店,生意不錯,經常有顧客前來光顧。“2017年,我看到一位常客割了雙眼皮,覺得漂亮,就動了整形的心思。”高女士從顧客那里打聽到割雙眼皮的醫院和主刀醫生。
高女士一直覺得自己的內眼角太小,看到顧客的成功案例,就決定前往咨詢。“當時該診所的醫生還在市區某醫院任職,是整形外科的副主任醫師。”高女士說,咨詢后,該醫生還建議她割雙眼皮,說她的左右眼高度不一致,需要做眼上瞼下垂修正術。
“要做這么多項手術,心里有些忐忑。”高女士當即表示需要好好考慮。一個月后,她再次回來咨詢能否只做開眼角手術,對方卻表示:要做就一起做,否則會不好看。高女士再次猶豫了。
第二年春天,高女士店面轉讓,空下來的她再次想到了這件事。“店面轉掉后,我想先休息兩三個月,就決定接受之前醫生的建議,同時動3個手術。”她說,當她再次聯系該醫生時,發現該醫生已經離開醫院,自己開了一家醫療美容診所。按照該醫生的指引,高女士找到了金東區陳海群醫療美容診所,并在此接受了手術。
“手術后第二天,紗布就拆掉了,但我的右眼竟然看不見東西,只有一點模糊的影子。”高女士慌了,趕緊詢問情況。當時該醫生告訴她,有可能是在術中不小心擦到了眼角膜,但不需要擔心,用眼藥水就可以恢復。后來,高女士的眼睛開始發炎,右眼完全睜開,睡覺時,黑色的眼球都是露在外面的。
“我當時有些害怕,跑到診所,醫生就拿了一根線把我的右眼下眼皮吊了上去。”高女士說,該醫生表示這樣的情況在3天后會有所改善,如果不放心可以去醫院再看看。3天后,眼睛的炎癥并未消退,高女士便來到金華市中醫醫院眼科掛號治療。“當時,醫院眼科醫生看了我的情況特別詫異,直接責問這是誰做的手術?醫生表示無能為力,只能先把眼部炎癥消除。”
好在高女士在用藥后,眼部的炎癥逐漸消失,但又出現了右眼眼結膜下垂的現象,且右眼在睡覺時依然無法閉合。“我當時特別氣憤,質問診所醫生為什么會這樣?”她說,對方給出的答復是還在恢復期,需要3個月時間才行。但是,3個月過后,高女士的情況并未改變。
之后,高女士相繼去了金華市中心醫院、金華市眼科醫院就診,希望能有所改善,但一直沒有醫生敢接這個再修復手術。“我現在特別后悔,還有些愧對父母。”她說,自從術后,她都不敢與父母見面,也不敢與朋友逛街,甚至不愿意讓孩子看見自己這副“鬼樣子”。
“恢復期”遙遙無期,多家整形名院無能為力
“從3個月到半年,再到一年,診所總說還在恢復期。”高女士說,之前每次去診所討要說法,最常見的回復就是“還在恢復期”,但這更像是推脫之詞。
高女士說,她希望對方可以給一個負責任的交代,至少讓她的眼睛恢復到術前水平。最終,該醫生決定帶她前往上海九院治療。
“該醫生是帶我去其老師處治療的。不過,我擔心他老師不夠公正,就先掛了其他一個專家號。”她說,該專家看了她術前和術后的照片后直言:“你的右眼,有可能終生都閉不上了。”該專家說,上瞼下垂術是用于睜不開眼睛或是眼睛中度或嚴重下垂的患者身上的,在高女士身上完全沒有必要。當高女士問及該如何修復時,對方則表示沒有辦法。后來,高女士接受診所醫生的老師看診,對方則說,讓她再等等,有可能還在恢復期。
去年11月份,高女士又來到北京八大處的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希望尋找專家矯正。該院專家看了她的情況后也表示很難修復,并表示甚至可能做了術后修復,情況比原來還要糟糕。“我的希望再度破滅了。”她說,上海九院和八大處是國內最頂尖的醫療美容機構,連這里的專家都說沒有辦法,讓她很絕望。
高女士老家在東北,多年前來到金華定居,原本每年都會回老家過年。“因為眼睛,我去年沒回去過年,怕家人看到嚇壞,也怕父母擔心。”如今,她的右眼除無法閉合外,還經常出現重影,也怕光怕風,一進空調房里就很干、很不舒服,平常出門帶帽遮陽已成為常態。
希望診所負責任,衛健部門已介入調解
“我多想這是一場噩夢,醒來后還是一個健康的自己,但每次醒來都是撕心裂肺的痛。”高女士用掉幾十瓶眼藥水和藥膏,還是不能解決眼部的不適和疼痛,每天入睡前需要涂抹大量藥膏覆蓋暴露的角膜。除了身心傷害,術后她沒有再工作,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這次手術把她推向了人生的最低谷。
隨后,記者來到金東區陳海群醫療美容診所,該診所的主治醫師兼負責人陳海群的丈夫林開接受了采訪。他表示,高女士的手術沒有問題,并不存在任何所謂的賠償問題,一般情況下在一定的恢復期內會恢復正常。
“醫學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出現一些特殊情況也有可能的。”他說,之前和高女士進行過一些協商,最終承諾支付高女士10萬元,但這僅作為人道主義的援助,并非承認治療存在失誤。高女士則提出,一次性賠償需要20萬元,或者該診所有責任為她找到專家進行眼部修復。雙方一時難以達成一致。
“關于這起糾紛,我們已經介入調解了四五次。”金東區衛健局醫政科教科翁姓負責人說,他們從一開始介入時,就上門查驗了該診所及醫師的相關資質,發現并未有違規現象。此外,在多次的調解中,也幫高女士爭取到了最大的賠償數額。
“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醫療事故鑒定,走法律程序。”該負責人表示,根據相關的金華市人民政府令,主管部門的調處金額最高只能達到10萬元,再高則需要進行醫療事故鑒定,由鑒定結果來定。接下來,他們將進一步調解,爭取盡快解決。
“我真害怕哪一天眼睛就這么瞎掉了。”高女士說,在要求該診所負責任的同時,也希望看到此消息的好心人或醫生能夠幫幫她,推薦更權威的醫生,讓她能夠走出病痛的折磨,回歸到以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