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4月15日電 (楊伏山 張舒姍)第十九個“世界嗓音日”前夕,廈門市在福建省率先設立的首個嗓音專科,15日成立嗓音醫師分會。新當選會長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莊佩耘教授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廈門正致力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嗓音中心。
嗓音醫學作為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中新興的、重要的三級學科,范圍囊括正常嗓音、藝術嗓音、發聲障礙、吞咽障礙及言語康復等諸多領域,近年來日漸受到包括醫學界在內社會各界的重視。

當天,廈門市醫師協會嗓音醫師分會成立大會在廈門召開,推選廈大附屬中山醫院嗓音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二病區)負責人莊佩耘教授擔任第一屆會長。
莊佩耘于2009年從美國學成歸國后開始致力于嗓音醫學專業,10多年來持續緊跟國際前沿,專業技術力量、設備配置均達國內領先水平。
她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介紹說,廈門在福建省內率先成立首個嗓音專科,力求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嗓音中心。近年來,獲批成立廈大醫學院嗓音研究所及廈門市醫學優勢亞專科,共獲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研究成果多次發表于國內外專刊。

近期,莊佩耘教授率團隊參加中華醫學會三大學組參與書寫討論的聲帶麻痹共識獲得發表,莊教授作為六位執筆人之一,是唯一一位上海北京以外的執筆人。
目前,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嗓音中心、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嗓音中山及哈佛大學醫學院嗓音吞咽中心等國際著名學術單位都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協作關系,嗓音團隊多次獲邀參加并在國際嗓音協會年會等盛會上致辭,并每年舉辦國家級繼續再教育項目“嗓音醫學新進展學習班”。

中新網記者現場參訪新近剛投入使用的廈大附屬中山醫院嗓音科新病區,工作人員介紹說,這里分為住院病區和嗓音評估及康復區,住院病區目前共設有16張床位,嗓音評估及康復區涵蓋專業的喉鏡評估、吞咽評估、藝術嗓音評估、聲學評估、構音評估室,以及獨有的KTP激光、咽喉部24小時Dx-pH酸堿測定、咽喉微波治療和低頻治療等特色治療項目,還可以開展一對一制定的嗓音、言語、吞咽康復訓練。
“嗓音被稱為人的第二張名片,嗓音醫學的科普工作更需要專業醫護人員的力量。”莊佩耘教授說,今年“世界嗓音日”科室準備了為期近一周的多場公益活動,涵蓋多場線上線下的講座和義診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