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3月4日電(記者 鄭小紅)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一項發表于3日《自然》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卵泡刺激素的增高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阿爾茲海默癥的重要原因。
這一發現由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簡稱深理工)生命健康學院講席教授、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葉克強(原Emory University終身教授)團隊研究得出,團隊分別從四個不同角度和方式開展實驗,以驗證其準確性。
“這一重要發現不但為解答女性為何更易罹患阿爾茲海默癥提供了新病因和新機制,也為臨床早期篩查和干預阿爾茲海默癥提供了新分子靶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教授王建枝評論道。
葉克強團隊致力于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機制、早期診斷與藥物開發的研究。在系統總結了團隊上百篇前沿學術論文成果基礎上,提出“大腦中存在一條‘C/EBPβ/AEP神經信號通路’,該通路的激活是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核心推動因素”的研究理論。
基于該結論,研究團隊對絕經前后女性體內濃度差異急劇變化的荷爾蒙物質進行了研究,并在十余種發生重要變化的核心荷爾蒙中發現,卵泡刺激素是導致女性更易患阿爾茲海默癥的重要致病因素。
研究顯示,女性絕經后,其體內的卵泡刺激素含量會急劇升高至10倍至幾十倍,而同年齡段的老年男性體內的卵泡刺激素僅增高2倍至3倍。急劇增高的卵泡刺激素與大腦中神經元表面的受體相結合后,會激活大腦中的C/EBPβ/AEP通路,從而導致阿爾茲海默癥的產生。
記不得剛說過的話,想不起剛做過的事,認不出陪伴身邊的人……阿爾茲海默癥作為全球最難治愈的疾病之一,有著“腦海中的橡皮擦”之稱。據介紹,目前,全球至少有5000萬的阿爾茲海默癥患者。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女性阿爾茲海默癥患者數量為男性患者的2倍,但是此前造成該現象的原因一直不明確。
面對更高的患病風險,女性又該如何降低阿爾茲海默癥的發生?對此,論文通訊作者葉克強表示,均衡飲食,保持樂觀心態,避免壓力過大,合理鍛煉,保障充足睡眠時間和質量,可有助于降低體內炎癥,適當延緩絕經期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可延后疾病的發生。
據了解,研究團隊針對卵泡刺激素的特異性抗體正在臨床前研究,以期為阿爾茲海默癥帶來新的治療策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