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3日電 (董童)今日,國家衛健委就“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相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后,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迅速行動,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制定出臺了配套政策。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后出臺了“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的10項服務30條措施,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辦法,智慧醫院建設等相關文件。同時,還協調聯動有關部門相繼推出了十多項配套政策。
二是加強信息技術支撐。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本建成,并投入試運行。7000多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了省統籌區域平臺,2200多家三級公立醫院初步實現了院內信息的互通共享。
三是嚴守安全監管底線。30個省份建立了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提升線上的監管能力。
四是總結推廣示范經驗。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建設,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表揚、編輯出版案例集、開辟媒體專訪等方式,推廣典型做法。
五是助力支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鼓勵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發揮信息化在輔助疫情研判、創新診療模式、提升服務效率等方面的支撐作用。
毛群安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7700余家二級以上醫院建立起了預約診療制度,提供線上服務,全國建成互聯網醫院已經超過了1100家。互聯網醫療已成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眾在看病就醫過程中也得到了更好、更便捷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