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3月27日電 (潘明華 陳靜)記者27日獲悉,跨越2000多公里的距離,數十年來,東海之濱的上海接力開展云南健康扶貧,從“輸血”到“造血”,努力打通彩云之南民眾看病“最后一公里”,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助力鄉村振興。
2010年,“上海市醫院對口支援云南省縣級醫院項目”啟動,2016年起上海28家市級醫院牽手云南28個貧困縣縣級醫院。用云南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醫政醫管局局長黃興黎的話來說:“精準對接是最佳路徑,一張對接清單一目了然”。

永平縣地處云南大理州西部,山高水遠,交通不便。因為當地醫療水平相對薄弱,遇到大病患者往往需要往大理甚至昆明轉送,民眾看病就醫相當不便。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對口援建永平縣人民醫院后,情況得到緩解。
金山醫院院長沈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2016年對口幫扶以來,該院共派出11批56名隊員接力駐點,幫助建立病理遠程診斷中心,開設遠程助診系統,組建創面診療工作室和專家工作站,提升受援醫院業務能力。“五年來,縣人民醫院危重患者搶救人次數從81例提高到1178例,向上級醫院轉診患者從1669人次下降到829人次,縣內就診率從47%提高到97.8%,看病不出縣了。上海健康扶貧讓永平人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永平縣委書記阿澤新動情地說。
在麗江市永勝縣人民醫院,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醫療隊員正用他們的辛勤付出,努力實現當地民眾就地就醫。

孕婦小胡得知懷孕的喜訊時,也得到揪心的消息: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由于妊娠期甲亢可能造成流產、早產、畸形兒等嚴重后果,產科醫生極為重視,但基于缺乏相關治療經驗,建議她直接到上級醫院就診,或者放棄孩子,治療甲亢。小胡向正在永勝幫扶的仁濟醫院內分泌科醫生劉宇求助。在劉醫生的幫助下,小胡經過定期復診,目前妊娠期病情平穩。
“上海醫療隊就是塊金字招牌,他們為云南各族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了積極貢獻。”麗江市副市長魏妮娜這樣贊譽上海醫生。
在健康扶貧中,如何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上海采取派駐云南和來滬進修“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派出9批駐滇工作6個月以上的醫務人員1347人次,接診患者62.8萬人次,教學查房2.9萬次,開展手術6.3萬臺次;開展教學培訓21.5萬人次,手術示教培訓2.5萬人次,免費進修1704人次,開展新技術、新業務6000多項,建立特色專科415項,為云南省代培訓500名骨干醫師,幫助當地醫療機構構建“造血功能”。

上海市衛健委方面介紹,五年來,上海按照“上海所能,云南所需”的原則,投入11580萬元人民幣用于幫扶云南省28家貧困縣縣級醫院,構建了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對口支援工作體系,28家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其中1家升為三級乙等、27家完成二甲等級評審。
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秦凈表示,“十四五”期間上海將“扶上馬、送一程”,努力為云南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水平、高素質人才隊伍,實現從“輸血”向“造血”的轉變,解決當地看病“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