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烘干機與電動晾衣架一起布置在南向陽臺,洗衣晾衣過程一氣呵成;或者與開放式廚房相結合,讓家政動線與生活動線分離,更符合一家人的生活習慣——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洗衣出現了不同的細分場景。
《2023家庭洗衣場景變革趨勢報告》顯示,中國城鎮居民住房條件從1978年的平均居住面積3.6平方米增長到2022年的37.2平方米。家庭洗衣場景也經歷了從手動勞作、機械控制式洗衣機到滾筒洗衣機、健康洗衣機、洗烘護一體的升級演變。科技的進步改變了洗衣場景和晾曬方式,使洗護場景與戶型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
當前主流戶型的洗護場景可以分為七大類型:南向陽臺、北向陽臺、獨立家政區、開放式廚房、次衛空間、客廳過道以及其他位置(包括院子、露臺等)。其中,南向陽臺由于光照充足且面積較大,成為洗護模塊的首選空間,可以放置電動晾衣架等產品;北向陽臺雖然面積較小,但與廚房或次臥相連,在洗護收納場景上更具優勢;改善型住宅通常會設置獨立家政區來放置洗衣機,使洗衣的整個功能節點可以在一個空間內完成;開放式廚房結合洗護模塊的方式則可以將家務動線最小化,形成統一的裝修風格;次衛空間中融入洗護模塊,可以直接將臟衣放入洗衣機,減少動作路程;客廳過道和其他位置可以避免空間浪費,但對家電的靜音和防水效果有一定要求。此外,在高端改善場景家庭中,家政動線和生活動線分離,院子、露臺等位置成為常見的洗護落位點。
報告指出,未來洗護模塊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客廳、衛浴、廚房、走廊等區域。例如,融合多元功能場景的客餐空間一體化設計正漸成趨勢,洗護場景將逐步參與到家庭社交場景中。空間集成趨勢也愈發凸顯,從傳統對家庭洗衣區功能的需求向洗衣區、儲物空間、零散清潔工作等復合功能需求的升級,既提高了效率,又讓家庭動線更加合理。
從洗護設備方面來看,洗衣機行業經過10年高速發展,已進入存量期,市場需求以更新換代為主,產品升級趨勢愈加明顯。以健康洗衣機為核心,疊加洗烘、洗護標簽,具有高顏值、可嵌入等設計的產品正成為市場熱點。
在提高洗衣性能上,市場上新升級產品推出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的洗護功能,比如AI智能洗,可通過重量、水位、織物、濁度、洗滌劑等多種傳感,來智能優化水和洗滌劑用量,不斷調整浸泡、漂洗和脫水時間。另外,還有可以實現更快、更精細烘干效果的AI烘干功能。
與此同時,人們對集成一體化電器需求明顯,動線流暢合理可增加空間利用率的全屋嵌入式產品也備受青睞。當下家電家居產品呈現“一體化”整合趨勢,以超薄、大筒徑為代表的嵌入式洗護產品得以顯著增長。今年以來,京東平臺上該品類累計銷售額增長超三倍。
業內認為,未來,洗衣機、干衣機更“無聲”,同時更好地“隱身”,融于各類家居場景設計中,將成為相關企業新的設計研發趨勢。文/本報記者 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