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16日電 (張偉帥)“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座談日前舉行,業內專家聚焦人的健康發展,探討產業的健康發展,并為之建言獻策。
聚焦“兒童肥胖”“癌癥”等醫學課題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任鞏純秀尤其關注兒童肥胖。她指出,單純肥胖癥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環境因素中,家庭生活方式和個人行為模式是主要的危險因素。
鞏純秀說,解決兒童肥胖問題,要從醫療服務系統配置、醫聯體聯動、數據研究等維度入手。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兒科醫學部主任封志純說,做好兒童肥胖防控,促進兒童整體健康,既要加強“防”的力度,也要提升“治”的水平,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全鏈條、全方位的防治體系。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等專家,均強調癌癥防治重在“三早”(早篩、早診、早治)。他們表示,注重疾病的早期篩查和預防,不僅要提高居民的腫瘤早篩意識,也需要企業配合,探索老百姓可以居家操作的腫瘤篩查技術。
著眼醫療健康產業“沉淀”“煥新”
“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座談舉行期間,也有不少專家著眼于醫療健康產業的整體發展。其中,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副教授薛梅談到定制型醫療保險,并提醒保險公司要切實提高管理水平及技術研發水平。
和玉資本創始人、管理合伙人曾玉分享了在原創科研技術轉化及產業應用方面的經驗,并強調要以國際視野聚焦前沿科學、以“深度研究+專業性+頂級科學家資源”狙擊手式精準捕捉早期優質項目投資機會。
“關注的是真正的創新藥研發,是中國人真正的原始創新,(我們)一直在學界尋找原創性科研的‘拓荒者’。”曾玉舉例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資深研究員邵峰是2019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獎人,正是看到他在細胞焦亡領域取得的開創性成果會有很高的臨床價值和應用前景,他們鼓勵邵峰創業,并取得好的進展。此外,醫渡云也已建立約3000個疾病模型,上萬個數據質量的質控標準,逾百萬個標準點的知識庫,為中國在醫療智能的應用推進貢獻力量。
曾玉表示,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在國際上已擁有領先優勢,預計這樣的優勢會持續保持下去。數字經濟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將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正在醫療健康領域引發深刻的變革,有望誕生一批極其優秀的公司。
她進一步指出,國內鼓勵創新的政策環境和資本環境,使得醫療健康科技創新成為風險投資的熱門領域。“In China,For Global”正在成為中國醫療健康科技創新的亮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