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停牌三個月后,全球第一家以肝纖維化診斷治療為核心業務的企業福瑞股份(300049.SZ)披露資產收購進展。
3月4日晚,福瑞股份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成都力思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力思特)約80%股權。該事項涉及關聯交易,并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這同時也意味著,此前欲登陸資本市場的力思特放棄了IPO,而轉投福瑞股份懷抱曲線上市。
資料顯示,力思特成立于2002年,2015年初掛牌新三板。不過,就在今年2月5日,力思特從新三板退市。對于摘牌原因,力思特表示除了需要更加專注業務拓展、生產和研發外,其也表示有目前信息披露成本較高、暫無融資需求等原因,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決策效率,降低成本,擴大競爭優勢,為公司后續IPO打好基礎。
實際上,力思特此前已開始向IPO發起沖擊。去年3月10日,其向中國證監會四川監管局報送了上市輔導備案材料,四川監管局于2017年3月22日在官方網站進行了公示。當初的公告信息顯示,公司正在接受華創證券輔導,但在華創證券于該年5月底發布了一次輔導工作中期進展報告后便沒了下文。
如今從福瑞股份披露的情況來看,力思特顯然已經放棄了IPO的計劃。福瑞股份于去年12月初開始停牌,意味著前期雙方便有所接觸。但從雙方的業務布局來看,二者聯姻并無太多互補協同之處。
福瑞股份的業務主要圍繞肝病領域,以抗肝纖維化為核心從事藥品和儀器兩大板塊的產品經營。公司此前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收入近8.57億元,凈利潤0.88億元,同比下降近27%,系公司近四年里首次下降。在原料成本上升和招標降價等政策影響下,公司業績增長已現出壓力。
力思特則以抗膽堿藥物為主,從事包括化學藥物原料藥和制劑產品的研產銷。該公司業績并不穩定,在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業績下滑后逐漸恢復性增長,2016年實現凈利潤0.30億元,但依舊未達至四年前的水平;去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0.13億元,同比增幅為0.21%,業績增長近乎停滯。
但力思特也有亮點,其擁有的新型選擇性抗膽堿處方藥物鹽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下稱長托寧)系國家一類新藥,主要用于麻醉前給藥和有機磷中毒解救。該產品是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以長托寧為主的注射劑收入常年占到公司收入的85%以上,甚至達到90%,產品結構單一風險突出。
單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在發行審核趨嚴的情況下,力思特想要通過IPO,恐怕將會面臨包括持續增長能力、產品結構風險這兩大質疑。此外,力思特截至去年上半年期末,資產總計近2.53億元,負債率僅為11.30%,公司融資需求并不急迫。與其花費諸多成本IPO,卻依舊面臨不確定風險,選擇投入他人懷抱似乎是更為明智的一種選擇。
從業務領域來看,雖然福瑞股份收購力思特并不能與自身業務形成良好互動,但可以擴大公司業務規模,拓展公司業務布局;同時力思特以長托寧為代表的一類新藥和研發技術對福瑞股份來說也是極大的誘惑,力思特也有望借此享受到更高的估值溢價。
另外,福瑞股份還披露,此次收購資產的交易對方初步確定為在力思特持股5%以上的股東,且涉及關聯交易,并有可能導致福瑞股份控制權變更。
力思特2017年半年報顯示,成都力思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力思特投資)持有其35.42%的股份,為標的公司控股股東;黃紹淵直接持有力思特4.18%的股份,其還通過控股力思特投資、成都凱恩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力思特股份,合計持股比例為40.27%,為力思特實控人,同時擔任董事長。
此外,力思特其它持股5%以上的股東為中國國投高新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投高新,持股19.33%)、成都工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股11.94%)、成都弘霖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10.75%)、海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55%),其中國投高新也是福瑞股份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9.18%。
那么,若此次收購順利進行,福瑞股份控制權可能會落入誰家手中?
結合Wind資訊和福瑞股份去年半年報,王冠一為福瑞股份的實控人,其直接持有11.31%的股份,同時其還通過控股新余福創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間接持有公司近3.47%的股份;此外,其還和持股3.26%的李北紅、持股1.12%的霍躍庭為一致行動人,故王冠一合計持有福瑞股份19.16%的股份。
毫無疑問,此次購買資產發行股份以后,王冠一的持股比例將出現下降。若黃紹淵將其所持力思特全部股份予以置換,其很大可能將成為福瑞股份新的實控人。對于業績實力更為雄厚的福瑞股份來說,王冠一會甘心讓出控制權嗎?
目前,此次交易的具體方案仍在論證中,福瑞股份預計最晚將于2018年6月4日前披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或報告書,公司股票繼續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