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謝伯十幾年前就查出了乙肝,卻一直自己吃草藥,沒有接受過規范治療。十幾年后,惡果終于出現了——胸悶氣促、呼吸困難、雙下肢浮腫伴腹脹,持續不適近3個月后,于當地醫院查出胸腔積液和肝內多發占位性病變,最終確診為肝癌。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肝病科鄭大勇主任提醒,無論是肝炎、肝硬化還是肝癌,確診后堅持規范化治療可有效控制肝病發展,甚至能夠挽救生命。
忽視乙肝
私用藥致病危重
謝伯長期因為工作熬夜、應酬喝酒。2018年10月,謝伯開始出現嚴重的不舒服。當時兒子正在創業,為了不給他增加負擔,謝伯強忍著沒去醫院,照舊是到山里挖了些草藥應付了事。直到2個多月后,兒子發現了,才強行把他帶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重病。
據謝伯的主管醫生翁勰介紹,患者十多年前曾查出乙肝,由于沒有任何不適,未給予重視,憑借鄉下親友的建議,隨便找點草藥吃,一直以來都沒有規范治療。此次病情加重,跟乙肝病史有直接關系,出現不適后煎服湯藥,進一步加重了水腫情況,在當地主要靠利尿藥物緩解水腫,治療效果不佳,胸水腹水情況仍比較嚴重,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到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后,經過詳細討論調整治療方案后,患者肝部病灶及各項指標得到了有效控制,出院后2個月復診,指標無異常。
肝癌術后需適量活動
臥床并不能治療下肢水腫
據了解,謝伯術后不愿意下床走路,一方面是沒有信心,另一方面擔心站立過久會加重下肢水腫,不利于康復。鄭大勇在一次查房時得知情況,嚴肅地對謝伯說:“下床,就現在,我和翁醫生陪你走”,并堅持“每天陪走”直到謝伯出院。
鄭大勇介紹,肝癌患者除了出現腹水外,大多數還會有下肢水腫的現象,平臥將雙腳稍微墊高可以減輕水腫程度,但并沒有治療作用,恰恰相反,術后長期臥床會加大并發癥的發生率,適量下床活動有助于身體康復。
日常注意四點
有效控制肝病進展
鄭大勇提醒,無論是肝炎、肝硬化還是肝癌,確診后堅持規范化治療可有效控制肝病發展,甚至能夠挽救生命。他強調,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解決或減少肝病發生發展最關鍵、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日常需做好4點:
1.保證睡眠勿熬夜。成年人每天建議睡6~8小時,最佳睡眠時間需包括晚上11時至凌晨3時,爭取晚上11時前入睡,哪怕暫時睡不著,靜臥也可。
2.均衡飲食。少吃高油高糖食物、控制脂肪攝入量,可減少肝臟的負擔,同時,攝入優質蛋白,多補充維生素,有助增強肝臟功能。
3.調整心態不動怒。肝喜調達,情緒舒緩非常重要,好情緒能使氣血調和、血液循環改善,加快肝臟的新陳代謝。
4.定期檢查,規范治療。高危人群應重視篩查,包括:存在任何原因導致的肝硬化,或者乙肝、丙肝感染的患者。這部分人群應該堅持每半年進行一次肝臟超聲聯合AFP的篩查,而確診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除了按照醫囑規范用藥外,最好在醫生那里建立隨訪檔案,定期隨訪檢測包括肝功能、AFP、影像檢查、病毒定量等情況,以最大程度降低肝炎帶來的影響。(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吳佳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