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6月18日訊(記者郭靜原)中共中央宣傳部18日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5位應急管理系統黨員代表,圍繞“為安全守護、為生命逆行”主題,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38年的堅守,700多次生死營救,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肖文儒用大愛譜寫了生命的贊歌。從1983年參加工作以來,肖文儒從一名普通的礦山救護員做起,先后參與、指揮和指導礦山、隧道、山體垮塌等多起事故災難救援,并發揮關鍵作用,參與成功解救被困群眾1000余名。“作為一名應急救援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我將堅守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肖文儒說。
一身火焰藍,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湖北省消防救援總隊武漢支隊特勤大隊一站站長助理陳建已從事消防救援工作22年。他訓練勇當標兵、火場沖鋒在前,先后參加滅火救援戰斗1.2萬余次,解救被困群眾820余人。“穿上這身‘火焰藍’,我們的責任就上了肩。很多人說,我們無所不能,但是我想說,我們只是在每一次救援工作中竭盡所能,為每一個生命全力以赴。”2020年武漢疫情防控保衛戰中,陳建主動請戰、勇敢逆行,帶領醫療廢物轉運突擊隊奮戰100天,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勝利貢獻了消防力量。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黨委委員、科技委主任蔣海昆是一名地震科技工作者。參加工作36年來,他一直工作在地震監測預報第一線,從地震的周、月、年度震情會商到地震預測方法研究,再到汶川、玉樹等顯著地震事件的現場應急工作,為正確判定震后趨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親歷者和參與者。在蔣海昆看來,“到目前為止,地震預測仍是一個世界性的科學難題。但是我想,只要不懈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有所突破”。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韓沂妗轉隸到應急管理部門2年多來,始終沖在災害事故一線,她先后參與搶險救援等各類應急處置100余次。2020年汛期,面對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韓沂妗和同事們一起堅守了100多個日夜,轉移山洪風險區群眾3300多人次,實現重大突發險情“零傷亡”。這位“應急女漢子”在現場動情地說:“看到群眾眼中的那份信任和肯定,以及萬家燈火背后的那份平安祥和,就是對我們應急人最大的鼓勵和褒獎。我將繼續努力工作,做好百姓的‘守夜人’。”
“90后”小伙子王德朋,是內蒙古自治區森林消防總隊大興安嶺支隊奇乾中隊一名基層指揮員,常年駐守在原始林區腹地。12年來,他堅守初心、矢志林海,克服北緯53度、零下53攝氏度“雙50”極端考驗,累計參加撲救重特大森林火災30余起,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守護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的錚錚誓言。王德朋說:“駐地雖然偏遠、條件艱苦,但所有指戰員都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無悔將自己的青春歲月奉獻給祖國,守護好祖國北疆這一道生態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