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元旦又到了,祝朋友們新年快樂!

2018年這個元旦,是西歷的元旦,并非中華傳統的元旦,按照中華歷法,今天是丁酉年壬子月癸巳日。也就是說,從中國當今傳統歷法來講,新年戊戌尚未開始,但是如果根據古代的夏歷,新的一年是從一陽初起的冬至日起始,那么已經進入戊戌年了。
根據《黃帝內經》所講述的五運六氣原理,天氣必然影響地氣,地氣必然影響人氣。2018年是戊戌年,戊決定這一年的天運,戌決定這一年的地氣。根據五運六氣原理,戊年的中運為陽火,稱之為太火之年,戊為陽土,天干戊與癸合而化火(當然是有條件的合化)。戌為陽土、火庫,因此2018年這個戊戌太火之年,不是一般的火年,天上地下都是火!此外,根據三元九運的原理,2018年離火入中宮,火氣為主導!
然而,戌年的地氣卻是太陽寒水司天,這樣一來天走火運,地走水氣,水克火,氣克運,地克天,這叫天刑。這個天刑,雖說司天之氣克大運者,但因中運之氣旺,司天之氣不能克勝,反為中運所化,稱為“齊化”。這就會出現“水火交融”的現象。會不會意味著雨水較多呢?齊化的結果為太過之運受抑而為平氣之年。
《黃帝內經·六元正紀大論》中說:戊辰戊戌歲,上太陽水,中太徵火運,下太陰土,寒化六,熱化七,濕化五,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溫,中甘和,下甘溫,所謂藥食宜也。
翻譯為現代文:戊辰、戊戌年,司天為太陽寒水,中運為太徵火運,在泉為太陰濕土。司天寒化數為六(化水),中火運熱化數為七(化火),在泉濕化數為五(化土),這就是所說的正化日(所謂正化,就是按照時令及時轉化),其氣化所引起疾病的治療,司天寒化引起疾病者,用苦溫藥食;中火運熱化所致者,用甘和藥食;在泉濕化所致者,用甘溫藥食。這就是戊辰、戊戌兩年適宜使用的藥物與食品。
總而言之,從五運角度來講,戊戌太火之年必然炎熱,中運為天氣,影響全年,因此2018年相對來說全年炎熱。從六氣角度來講,2018戊戌年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太陽寒水司天,主宰上半年,在泉主宰下半年,也就是說上半年主氣為太陽寒水,下半年主氣為濕土。2018年可能存在三種病癥:一種是寒所導致、一種是熱所導致的、一種是濕所導致!所有這三種類型病癥,最終還是與心臟有關,因為火運火氣受制!

宋代太醫院說編著《圣濟總錄》種運氣篇,對戊戌年的五運六氣有詳細的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戊戌歲,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中見太徵火運。歲火太過。氣化運行先天。寒化在上。左動化。右清化。故天政所布其氣肅。甘化在下。左丹化。右灼化。故地氣靜而其令徐。寒臨太虛。其政大舉。陽氣不舍。澤無陽焰。則火發待時。少陽中治。時雨乃涯。止極雨散。還於太陰。云朝北極。濕化乃布。澤流萬物。寒敷於上。雷動於下。寒化一。熱化七。濕化五。所謂正化日也。鱗蟲靜。倮蟲育。是謂歲物所宜。鱗蟲不成。燥毒不生。是皆地氣所制。寒濕之氣。持於氣交。水土合德。上應辰星鎮星。其谷玄黅。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痿不收。濡瀉血溢。
戊戌歲,蓋水為天氣。土為地氣。土勝水。天氣虛。先資化源。以助水化。抑其運水。扶其不勝。無使暴過。而生其疾。食玄黅之谷以全其真。避虛邪之氣以安其政。歲宜以苦。燥之溫之。適氣同異。多少制之。運與寒濕異。宜以燥濕化。其上苦溫。中甘和。下甘溫。所謂藥食宜也。
戊戌歲半之前。天氣主之。其化太陽寒水。若寒淫水勝。則寒氣反至。水且冰。血變於中。發為癰瘍。民病厥心痛。嘔血血泄。鼽衄善悲。時眩仆。運火炎烈。雨暴乃雹。胸腹滿。手熱肘攣。腋腫。心澹澹大動。胸脅胃脘不安。面赤目黃。善噫嗌乾。甚則色炲。渴而欲飲。病本於心。診在手神門之脈。其法平以辛熱。佐以甘苦。以咸瀉之。
戊戌歲半之後。地氣主之。其化太陰濕土。若濕淫於內。則?;鑾r谷。黃反見黑。至陰之交。民病飲積。心疼耳聾。渾渾焊焯。嗌腫喉痹。陰病血見。少腹痛腫。不得小便。病沖頭疼。目似脫。項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結。腨如別。其法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歲運之火。紀曰赫曦。是謂蕃茂。陰氣內化。陽氣外榮。炎暑施化。物得以昌。其化長。其氣高。其政動。其令明顯。其動炎灼妄擾。其德暄暑郁蒸。其變炎烈沸騰。其化兼其所勝。其病笑瘧瘡瘍。血流狂妄目赤。上見太陽。水抑運火。是謂上羽與正徵同。其收齊。其病痙。其治宜以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