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1月24日電 (陳靜 童寬)白血病是侵害兒童、青少年健康的惡性腫瘤,雖然目前已不是絕癥,但其治療依舊給很多家庭帶去經濟和心理壓力。上海醫療界和企業界正努力幫助家庭困難的白血病患兒,使他們能夠度過難關,重獲新生。
記者24日獲悉,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醫學分會——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青少年血液病救助基金(簡稱“青少年救助基金”)迄今收到愛心企業和個人捐助的約數百萬元人民幣(下同),救助了12名來自廣東、江西、福建、安徽、江蘇等地的5-18歲的青少年患者。他們均罹患血液系統惡性程度高的腫瘤或罕見病。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宋獻民當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兒童青少年患者前期的化療、支持治療、抗感染治療等給其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本身費用較高,給不富裕的家庭帶來了不少經濟壓力。除了醫保報銷額度之外,3-5萬元不等的救助款大大降低了家庭承擔的費用。當日,“青少年救助基金”又收到相關醫藥企業捐贈的100萬元善款。
對于白血病,宋獻民表示,每年新增的白血病患者中不少是青少年和兒童。白血病發病機制復雜,至今仍未完全被揭示。隨著經濟不斷發展,醫療保障不斷完善,診斷率也不斷提高。這位專家告訴記者,造血干細胞移植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在符合移植條件的情況下,越早移植效果越好。
當日,宋獻民分享了兩位受到救助的病例。他告訴記者,來自江西8歲男孩小含(化名)確診罹患急性白血病。孩子重病,讓本不富裕的家庭背負了沉重負擔,為了照顧孩子,孩子的父母只能雙雙請假。孩子爸爸接受采訪時表示,正當家里入不敷出,一籌莫展的時候,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幫助他們申請了青少年救助基金,解了燃眉之急。經過媽媽的單倍體移植后,目前,孩子情況良好。這給他們全家帶來了希望。
另一名6歲患兒小宇(化名)被查出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后,接受化療,效果不佳。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他成為青少年救助基金受益者。經過小宇親哥哥的單倍體移植后,他順利康復。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方面當日對記者表示,今后將重點關注18歲以下因家庭困難、無法進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兒童、青少年血液病患者,借助醫院血液科、兒科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符合條件的患兒提供公益支援,幫助他們繼續治療,早日回歸學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