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陜西榆林一院綏德院區婦產科助產士張帆在接受新京報“我們視頻”專訪。視頻截圖
榆林一院綏德院區婦產科助產士張帆表示,將家屬“聽醫生的話順產”組織為“拒絕剖宮產”
張帆是陜西榆林一院綏德院區婦產科助產士。9月6日,醫院公布了記載產程中家屬三次拒絕手術的《護理記錄單》,《護理記錄單》顯示前兩次記錄者為該院的助產士張帆。
產婦曾強行走出待產區被勸回
新京報:你當天如何參與了馬某某的待產過程?
張帆:我當天下午3點半接班,產婦宮縮一直很強。她躺在待產室大喊大叫,疼得不行,喊著要剖宮產,我就給了她一些心理安慰。
下午5點50分左右,我有一個二胎產婦要上產床,我的二線助產士接班。同時,我出去讓家屬給產婦打電話,安撫她的情緒,因為里面還有4個產婦,不能大吵大鬧。
新京報:馬某某的疼痛反應是正常的嗎?
張帆:對,屬于正常的宮縮,每個產婦都會有這種強烈反應。
新京報:產婦可以在待產區自由走動嗎?
張帆:疼的時候她必須躺下,如果宮口沒開之前,產婦可以選擇自由走動,調節一下疼痛,不是一定要躺在床上。
新京報:包括可以走出待產區?
張帆:不是,她是強行走出待產區的。當時有兩名醫護人員去攔了,沒攔住,她們就跟出去把她勸回來了。
“家屬對產婦說你聽醫生的,就好好順產吧”
新京報:你有向家屬傳達產婦要剖宮產嗎?
張帆:沒有,這個不在我的范圍內,這個權力是醫生的。我只能告訴他們,她現在極不配合,可以打個電話安慰一下。之后,我就繼續下一步接產工作了。
新京報:醫院記錄顯示,家屬三次拒絕剖宮產,這是根據什么記錄的?
張帆:前兩次是我做的,第一次是我出去與家屬溝通時,告訴他們宮口也近全了,產程正常,那個女陪人(家屬)就說你做你的吧,讓她自己順產,我們不做剖宮產。就是她說了這個話,我才敢往這個記錄單上寫。第二次是我在產房內,聽到她走出待產室,又被勸回來。
新京報:你在產房里聽到醫護人員告訴家屬選擇剖宮產?
張帆:沒有,沒有聽見。
新京報:沒有的話,你的記錄里面說家屬拒絕剖宮產要求?
張帆:因為家屬就對這個產婦說你回去吧,你聽醫生的,你就好好順產吧,我們現在先不做這個剖宮產。
新京報:聽醫生說的順產,也就是說,你們的意思就是讓她順產?
張帆:因為當時沒有明確指征說要剖宮產。
新京報:沒有明確指征說要剖宮產,那你們說拒絕了剖宮產要求?
張帆:不是,那句話的意思不是這樣的,那只是我組織的一個語言,也就是他當時的那個意思,我不可能把那個土話寫在上面。
新京報:土話是什么樣子的?
張帆:土話就是你進去吧,就聽醫生的話,先給你做順產,我們先不做剖宮產了,我就不能把這個土話寫在病程上。
新京報:所以,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不做剖宮產”?
張帆:對。
新京報:所以,這就是家屬拒絕了?
張帆:我們必須要整理醫學術語,寫在病程記錄上。
新京報:那你覺得說是聽醫生的說順產,然后說家屬拒絕你們的剖宮產要求,兩個意思是一樣的嗎?
張帆:對。
“護理記錄單是后來補填的”
新京報:什么時候做記錄說家人拒絕剖宮產?
張帆:跟家人溝通后,我先口頭跟李瑞琴大夫匯報了一下,說了家人要順產的意愿,就進產房接生了。出產房后,待產室有名產婦出血,我又去照顧她,當時沒有注意到馬某某還在不在待產室。處理完這些,我就開始填護理記錄單,還沒填完,二線助產士就告訴我馬某某不見了。
新京報:你當時沒填完?
張帆:醫學都是先急后緩,這兩個相比,人命更重要,我們就先去找產婦,(護理記錄單)是后來補填的。
新京報:當天下午,臨產的產婦有幾個?
張帆:當時待產室一共5名產婦,有2個和我一起上產房,待產室加上馬某某還有3名產婦。
新京報:馬某某墜落的備用的手術室是什么樣子的?
張帆:和待產室只隔一個過道,那個門是感應門,腳踏一下就能開。備用手術室我們一般不用,窗戶也是關著的。那天出事后,我看到那個房間窗戶是開著的,產婦的鞋就放在窗戶下面。
采寫/新京報記者李相蓉劉瑞明程彥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