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網在線健康導讀:機構外禁捐獻器官,這是怎么一回事?一起;來了解一下機構外禁捐獻器官的具體內容。
機構外禁捐獻器官
28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公開發布了《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這是在2013年8月引發的原試行規定基礎上進行修訂的。《規定》共6章42條,包括總則、捐獻器官的獲取、人體捐獻器官獲取組織質量管理與控制要求、捐獻器官的分配、監督管理、附則。
國家衛健委表示,隨著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的不斷推進,一方面各地在加強人體器官獲取組織(以下簡稱OPO)管理方面進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已經形成了一些好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機制,需要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來;另一方面《規定(試行)》的一些條款與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的發展不相適應,需要對有關管理要求進一步明確和細化。
因此,國家衛健委組織對《規定(試行)》進行修訂,發布《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國衛醫發〔2019〕2號,以下簡稱《規定》)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規定(試行)》同時廢止。
據了解,截至2018年底,我國已累計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超過2.1萬例,捐獻大器官突破5.8萬個。其中,2018年完成器官捐獻6302例,實施器官移植手術超過2萬例。
新發布的《規定》明確了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定義和管理責任與人體器官獲取組織管理要求,并且建立OPO質量控制體系、明確和細化器官分配管理工作要求。例如《規定》中進一步明確了OPO器官獲取管理要求,強調在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現場見證下獲取捐獻器官,不得在醫療機構以外實施捐獻器官獲取手術。
很多器官移植患者度過前期配型的漫長煎熬后,就要馬上面對排異反應的高風險了。那么進行器官移植后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問題呢?
器官移植后的注意事項
1、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食物不要吃
因為器官移植對于身體來說屬于異物入侵,本身人體的免疫力比較強的話就會出現排異反應,而此時如果患者還以為需要補充營養而選擇食用增強免疫力的食物的話,就會令情況變得很兇險。
2、影響藥物濃度的食物不能吃
患者在避免攝入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的食物以外還需要注意那些可能影響藥物濃度的食物也不能吃,例如蘋果汁、西瓜汁這類的水果。也需要減少鹽分的攝入,尤其是腎臟移植患者。
3、嚴格篩選避免過敏食物
如果患者對于某種食物的過敏的話,一定不要在進行了器官移植后讓其接觸到,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險。肝腎移植的患者平時也不能飲酒,以免出現不良的酒精中毒反應。
4、運動適度
器官移植患者身體各方面正處于一個敏感時期,此時不要盲目的想著回復身體健康水平,首先需要擺脫心理的問題之后,再慢慢的進行適度的運動,慢慢的增加身體的體能。
5、避免高強度、高身體對抗的運動
有些運動雖然適度,例如騎自行車,但是如果過量運動強度過大也會造成移植器官的損傷。另外高身體對抗性的運動一定不要參加,第一是因為體能問題,第二是因為身體排異其未果劇烈運動后果未知,最重要的是高對抗性的運動容易導致身體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