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濕熱這類情況的出現是由于濕熱流注于下焦臟腑引起的,其屬于中醫范疇的一種。這類情況很有可能會導致像是膀胱炎、尿道炎之類的疾病。那么下焦濕熱吃什么中草藥呢?
下焦濕熱一般有大腸濕熱,膀胱濕熱,胞宮濕熱,我們要根據具體的癥狀,來采取不同的方式治療濕熱。濕熱一般多由飲食不節,恣食厚味醇酒,或夏月暑濕所致,還因濕熱毒邪內結大腸,下焦氣機壅滯,傳導失常,氣血瘀滯,當瘀熱阻于腸道時,可致腑氣不通,熱結旁流,可以通過服用以下中草藥來進行調理。
第一種是苦參。苦參為豆科植物苦參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頭和小支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其次是黃芩。黃芩以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黃芩的臨床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
還有就是黃連。黃連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極苦,主治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心悸不寧,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療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而金錢草具有利濕退黃,利尿通淋,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疸,膽脹脅痛,石淋,熱淋,小便澀痛,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患者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
對于陰虛火旺濕熱下注的患者首先可以選擇進行飲食的調理,對于病癥較輕的患者不建議進行藥物治療,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忌食寒涼冷鮮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及酒類飲料,如冷飲、海鮮等等,平時可以服用生姜大棗茶或是薏苡紅豆粥幫助祛濕補陽。
對于陰虛火旺濕熱下注的患者還要時刻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患者可以通過對于日常生活的調理達到治愈的目的,平時適當運動,幫助陽氣的生發,不要熬夜,以免耗氣傷血,保持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