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一味性溫味辛、苦的中草藥,自古就有食用、祛風邪等功效。端午節很多人會用糯米摻艾草制成“艾團”等應節食品。那么,艾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1、抗菌作用
艾草,又稱香艾、苦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走三陰;芳香溫散,。
藥理研究顯示,艾草含有抑菌成分,對于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皮癬真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從而對于各類細菌類疾病有治療作用。
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把生艾葉用水煎了熏洗可以預防夏天長包長癤生痱子,治療濕疹,還可以很快緩解皮膚瘙癢。
艾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艾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
2、平喘作用
艾葉當中提取的艾葉油對于氣管平滑肌還有松弛作用,可以對抗氣管收縮現象,從而起到平喘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活絡通筋
由于艾草辛溫的屬性,適合用來活絡通筋,因此,在中醫上經常以艾葉或艾條來做針灸或草薰,吸進體內的艾草味道,可通暢全身的氣血,讓血液循環變得更好。而一個人的氣血通行無阻,免疫力自然提升,即可遠離邪氣如感冒、病毒。
艾草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
4、止血作用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
研究顯示,艾草當中的醇提取物對于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最為突出,因而這也是其在臨床上發揮止血作用的一個主要原因。
5、食療功效
艾草上市的時候,艾葉可做艾糍點心、艾粑、餃子加工成各種菜式和藥膳。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又可以保健。艾葉食品能增進食欲、令人開胃、暖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