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產品技術的進步,人們的閱讀習慣也開始走向指端。以前,一行人出行,大家有說有笑,現在,驀然回首,那人正在低頭看手機。而過度依賴電子產品的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之一就是視力下降問題越來越突出,眼睛健康堪憂。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約有3700萬人目盲,1.24億人視力低下,制造這一龐大數據的原因之一正是無節制使用電子產品。
電子顯示屏“藍光”是視力“殺手”
據了解,電腦顯示器、手機、平板電腦等可放射出大量的“藍光”,而它正是對眼睛損傷最大的可見光。有研究表明,在藍光照射下,視網膜感光細胞凋亡的比例會增大很多,因為藍光能穿透角膜和晶狀體直射入黃斑部,造成黃斑部感光細胞損傷。
除了“藍光”傷害,人們在使用電子產品過程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也加速了視力下降,比如在使用電子產品時不自覺的縮短雙眼和屏幕的距離,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長,在黑暗中使用電子產品等。
改變使用習慣可以減少傷害
那么使用電子產品對視力所造成的傷害是否不可避免?也不完全是。我們可以改變使用電子產品時的一些習慣來盡量減少電子產品“藍光”對眼睛造成傷害。比如,保持正確姿勢;不要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避免雙眼與電子產品距離過近;不要在完全黑暗中使用電子產品,也不要將屏幕直對強光源,彌散性的柔和燈光是電子產品的最佳搭檔等。
防藍光貼膜未必防得住“藍光”
但對于有些人來說,堅持這些習慣比較難,他們寧愿選擇使用“防藍光貼膜”。那么這一層薄薄的膜是否能防得住“藍光”?
這或許就有待定論了,況且市面上各種產品魚目混珠,這種方法似乎也只能自求多福。目前各項研究表明,只有真正的抗藍光和UV防護鏡片才能有效保護我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