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眼科疾病是多發病,但是很多患者確對眼病的了解不是很多,直到影響的視力都才去就診,其實為時已晚!很多眼病患者在檢查時有一項叫做散瞳,尤其是眼底患者在在檢查時散瞳是其中必須的一項。
為什么眼科檢查都要散瞳呢?
眼科檢查散瞳主要是通過散瞳來發現眼底的一些問題,而眼底就是我們俗稱眼根子!眼底檢查是發現眼底疾病(玻動體混濁、葡萄膜炎、視神經、青光眼和各種眼底病變)診斷各類眼底病制定治療方案必不可少的眼科檢查。也是了解高血壓、糖尿病、風濕、腎病、顱內疾病必不可少的檢查。
眼底檢查
一般采用眼底鏡將光源經瞳孔投射到眼內,從而使醫生能看清眼底的形態。瞳孔作為光源進入眼內的第一道門,在生理條件下它會自動的開大或縮小,以保持一定的光亮進入眼內,使人能在不同亮度的環境中盡可能的看清物體。眼底檢查時當一定強度的光源進入眼內,就會通過上述反射使瞳孔縮小,使眼底檢查成了真正的“管視”——只能看清光源可到達的后極部。加上晶狀體混濁,玻璃體混濁等,使得眼底鏡下所見的區域霧朦朦的,無法看清眼底全貌和形態。就像開了一條縫的布幕,你只能看到其內的某件物品,永遠看不到全貌。當把布幕都打開,若加上各組舞臺燈光的照射,您就能看到舞臺上布景,演員的表演甚至看到演員激動時的淚花。而散瞳就好比拉開舞臺的布幕。
醫生通過眼底鏡,三面鏡、間接檢眼鏡等把光源射入眼底,借助各種設備看清眼底。并根據發現的異常作出診斷,制定治療方案。例如:玻璃體混濁(眼前黑影飄動)多為眼底少量出血或葡萄膜炎或玻璃體變性所致。未散瞳前有經驗的的醫生即可通過眼底鏡發現,但屬何種原因引起呢?只有散瞳檢查方能查清原因。又如視網膜脫離多為周邊裂孔所致。不散瞳孔無法查找裂孔,更無法選擇治療方案。
再如黃斑病變,它包括了黃斑變性、黃斑水腫、黃斑出血、黃斑裂孔等幾十種疾病。不散瞳就難于將它們區分,難于找到引發這些疾病的原因。更無從提出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還如,白內障患者能否施行手術,術后視力恢復的希望有多大,有的通過散瞳可從尚透過光線區域觀察眼底,就可能答復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