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安全感=手機+錢包+鑰匙”,現在越來越多人依賴3C產品。上班族更是每天都會與3C產品進行親密接觸,上班的時候對著電腦,下班后還繼續刷著手機。近日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研究指出,每天久坐超過7小時者,罹患白內障風險較每天坐不到3小時者高2成。手機、平板屏幕釋出的熱能傷眼,可能使白內障和老年性黃斑病變提早報到哦。
關燈滑手機:瞳孔會放大
不少人手機、平板一滑就是2、3小時沒休息,不僅眼球易疲勞而加深近視,3C熒幕釋出的熱能長時間為眼球吸收,使原本透明的水晶體就像蛋白被煮熟,逐漸變混濁甚至全白,形成白內障。
熒幕越亮、越鮮艷,散發的熱能越強,對水晶體傷害越大。還有人睡前關燈仍繼續滑手機,光線昏暗下眼睛瞳孔會放大,反而吸收更多熒幕熱能,白內障風險倍增。
白內障的影響
一旦罹患白內障,不只視力受影響,還可能增加失智風險。臺北研究發現,70歲以上白內障患者,視力模煳可能間接影響人際關系,造成認知功能下降。若接受手術置入人工水晶體,可避免視力一直下降,未來罹患失智癥的風險比未做手術的人減少23%。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年輕人也可能會得
一種在老年人身上常見造成視力退化與失明的視網膜疾病,但隨著3C產品的普及,高度用眼族群逐漸增加中,使得罹患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而目前早期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沒有明確的診斷方法。因此,民眾僅能提高警覺,一旦出現模煳、黑影、扭曲三大征兆時,就要盡快就醫檢查。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癥狀,包括視物變形、顏色變淡或暗影等主觀癥狀。臺大醫院醫療團隊表示,黃斑部病變的成因,是在視網膜生理構造上出現一種稱為隱結的沉積物。這些隱結一來會阻隔視網膜,獲得脈絡膜微血管的營養供給,二來也會導致色素上皮細胞的代謝廢物,無法完整的被血液循環帶走,造成色素上皮細胞功能萎縮,及感光細胞的病變,最后造成視力傷害。
濕式病變:是導致失明的主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調查發現,全球有3900萬人失明,而這些人中超過315萬人是因為黃斑部病變而失明。在臺灣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干式與濕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盛行率,分別為9.2%以及1.9%,所以,若能從干式病變即開始介入早期治療,將能有效預防疾病進展、減少后續失明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