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時節來臨的時候,新鮮水果已經越來越少,但是這個時候,有一種水果耐不住寂寞。把水果攤子搞得熱熱鬧鬧,這種水果就是橘子。
冰糖橘、砂糖橘、南豐蜜桔、黃巖蜜桔,品種各異的橘子,擠擠挨挨、摩肩擦踵。深淺不一的橙黃仿佛就是冬天里的小太陽,讓人看了心里就明快起來。
橘子大家族不但外表惹人愛,味道也十分招人喜歡,濃郁的柑橘芳香和酸甜多汁的口感。常常讓人忍不住一個接著一個,這時身邊的人可能會給出忠告:橘子容易上火,不能多吃。那么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
橘子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水果,在《呂氏春秋》中就有江浦之橘、云夢之柚的記載??脊艑W家發現,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國就開始栽培橘子了。
經過多年的育種栽培,現在市場上已經有許多橘子的品種,都有果汁豐沛、酸甜可口的特點。而營養上也是大同小異,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C含量較高,平均為28mg/100g。
雖然橘子好吃,但是吃多了,有時候會出現喉嚨不適的情況。有些朋友會認為這是上火了,其實這是因為橘子太好吃惹的禍。
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很好,讓人很容易就吃下去很多,但我們吃到嘴里的甜橘瓣兒,常常讓人忘了橘子里的酸。橘子里面含有許多有機酸,吃多了橘子。大量的有機酸可以刺激口腔和咽喉的黏膜,讓人覺得口舌黏膩、喉嚨發干。
橘子好吃,不要過量
橘子之所以是橙黃色,一個原因是胡蘿卜素含量比較高,比如砂糖橘的胡蘿卜素含量可以達到每千克1.3mg。胡蘿卜素可以在體內轉化成為維生素A,對于維持正常視力很有好處。
不過,如果一次性攝入胡蘿卜素過多。胡蘿卜素可能超過了人體的需要量,導致胡蘿卜素血癥。如果吃下太多橘子,橘子中橙黃色的胡蘿卜素可以染黃皮膚。出現手掌、腳、前胸皮膚發黃,常常被人誤認為是肝炎性黃疸。
不過不用擔心,這種皮膚發黃的狀態是可逆的。只要停止吃橘子,身體可以將多余的胡蘿卜素慢慢代謝掉,皮膚的顏色也就恢復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