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的好處有很多,寒冷的冬天,泡腳可以驅走身體的寒冷,但是也有的一些人不適宜泡腳。下面小編帶您去看看冬季什么時候泡腳最好?冬天哪些人不宜泡腳?
冬季什么時候泡腳最好如果想護腎,最好選擇在晚上9點左右泡腳,效果最好。晚上9時泡腳最護腎,有助于體內血管擴張,利于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泡腳后,隔數分鐘即入睡,補腎效果更佳。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后,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于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松和充分的調節,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另外,早晨泡腳可以提神醒腦。晚上睡覺時身體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血液循環不暢,早上泡一下,正好能促進血液循環,調節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
提醒,太飽太餓時都不宜泡腳。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下泡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后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吃完飯后,人體內的血液集中流向消化道,如果這時用熱水泡腳,就會使本來應該流向消化道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時間長了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不足。
泡腳時,水溫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左右為宜。由于金屬易冷,所以泡腳的容器最好用木盆,其中可放一些有利于活血的丹參、當歸;或放些連翹、金銀花、板藍根、菊花,以起到降火清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