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立秋哪一天?立秋進補的禁忌有哪些?大家都知道,立秋是一年24個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是秋冬的第一個節氣,到了立秋節氣意味著以后的天氣沒那么熱的,但是也不會立馬涼快了,不過我們在立秋季節要了解一些進補的禁忌那么,2019年立秋哪一天?小編為你介紹。
1、今年立秋哪一天
公歷:2019年8月8日
2、立秋的由來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獲季節到了。此時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育時期。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將開始操練士兵,以保家衛國。另外,不論朝廷還是民間,在立秋收成之后,會挑選一個黃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謝上蒼與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則嘗試新收成的米谷,以慶祝。
3、立秋的習俗
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
摸秋。夏歷八月十五日,是為中秋節。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謂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還是白頭到老的好兆頭。按照傳統風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園主人不得責怪。
秋忙會。秋忙會一般在農歷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現今把這類集會,都叫做“經濟貿易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
立秋為什么要吃西瓜
1、西瓜原本在宋代從西域傳入中原,立秋前后正是西域進入西瓜的采摘期,所以立秋吃瓜本身就是一種嘗鮮。又據《二般秋雨齋隨筆》中記載,西域婦女擇立秋之夜到田間去摸瓜,稱之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狀像孕婦的大肚皮,瓜內有子象征有兒子有關。在我國習俗中,“瓜”總與繁育后代有密切關系。
2、據講,“摸秋”若能摸到成熟較好的瓜,則預示女孩能找到好丈夫,婦女能多生兒子。為了能確保摸到好瓜,一般白天選好了瓜放在確認的位置,入夜后讓女人們去“摸”,這時的“摸秋”儼然是占卜活動了。隨著西瓜的種植擴大,城里人也開始以立秋吃3、西瓜為歲時習俗。時至今日,北方人仍把立秋吃瓜稱為“摸秋”。
3、西瓜味甘性寒,清熱解毒。能除煩止渴,利小便。現代醫學證明,由于西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物質,可用來補充營養、改善脫水。還能降低血壓、軟化血管、緩解水腫等。
立秋進補的禁忌
1、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2、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癥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3、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惡心、嘔吐和腹瀉。
以上是養生在線小編給我們介紹的有關立秋的時間和進補禁忌,雖然到了立秋時候我們要重視日常的養生工作,不過立秋是有一定的進補禁忌的,我們要提前了解,以免適得其反。
本文標簽:2019年立秋時間 立秋進補的禁忌 立秋由來 立秋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