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暑時間陽歷時刻:
Monday, 23 July 2018 05:00:16
陰歷日期:
六月(小) 十一 Monday
開始時刻:
Monday, 23 July 2018 05:00
結束時刻:
Tuesday, 07 August 2018 21:30
大暑簡介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后,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大暑習俗
大暑節氣的民俗主要體現在吃的方面,這一時期民間飲食習俗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湘東南地區則流行一句廣東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即“涼粉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用它做成的“燒仙草”在外觀、口味、療效上均與龜苓膏類似。臺灣則有大暑吃鳳梨之俗,乃是因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
與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們大暑時節偏要吃熱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來“過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湘東南還有大暑吃姜的風俗,“冬吃蘿卜夏吃姜,不需醫生開藥方”。
大暑養生
中醫認為:大暑時節,梅雨剛過,人體容易為暑、濕、邪所侵,故而需吃熱性食物以驅除暑濕,恰合“冬病夏治”、“寒病夏治”之醫理。例如三伏天去拔火罐、貼“伏帖”最容易去除體內的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大暑期間應該多吃絲瓜、西蘭花和茄子等當季蔬菜。大暑天氣酷熱,出汗多,脾胃活動相對較差。這時人會感覺比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補脾健胃,益氣補腎作用。多吃淮山一類益氣養陰的食品,可以促進消化,改善腰膝酸軟,使人感到精力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