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可謂是美食節,中國人過春節流行的就是大魚大肉、好吃好喝,但這恰恰與糖尿病人的飲食原則相違背。往年吃出來的悲劇不在少數。過節期間,糖尿病飲食該如何調整?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北京大學的糖尿病專家給我們講了幾條原則和要點。
1.堅持糖尿病飲食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糖尿病飲食治療原則主要包括:控制總熱量;制定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比例;合理分配每一餐;相對穩定,動態調整。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應嚴格和長期執行,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同時,馬曉偉教授強調指出: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關鍵在于控制總熱量,在總量一定的前提下,糖尿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做到主食粗細搭配,副食葷素搭配。
2.有個體化的糖尿病春節飲食指導最好一直以來,哈佛—北大糖尿病俱樂部的廣大會員按照俱樂部專家團隊為他們量身定制的糖尿病飲食指導方案,科學合理的安排日常飲食,即使在節假日也很少出現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雖是糖尿病人,但他們可以象正常人一樣,生活的有滋有味。事實證明只要糖尿病人做好飲食控制,在糖尿病面前就無需畏懼。所以,馬曉偉教授建議,有條件的糖尿病人,最好節前能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制定出個體化、精細化的糖尿病春節飲食指導方案,以保證安全過節。
3.顧此要失彼,吃零食就要減主食零食包括范圍較廣,如堅果、蜜餞、果脯、糕點等,春節期間更多。鑒于零食的熱量一般都較高,北大糖尿病專家馬曉偉教授強調指出:糖尿病人對堅果類應當淺嘗輒止,一天最多吃1~2兩瓜子或花生,最重要的是,要把堅果的熱量從主食里扣除,例如,吃75克的帶殼葵花子,應少吃2兩饅頭,不能超過了糖尿病飲食規定的總熱量。
4.春節餃子吃出新花樣巧吃春節的餃子,盡量以粗、雜糧面粉來代替精、細糧面粉;餃子餡要葷素搭配,素的比例相對大些,盡量少放油;可選用一些皮薄餡多的餃子吃,注意不要超過糖尿病飲食一日的總熱量。
5.美酒點到為止,意思意思就行。
按照糖尿病飲食原則,一般不提倡糖尿病人飲酒,但在節日期間,考慮到情況特殊,糖尿病專家馬曉偉教授指出,糖尿病人可以適量飲酒,但不要飲白酒,可飲干紅、干白葡萄酒,具體細節可參見馬教授關于糖尿病人春節怎么喝酒的精彩講述。
6.外出聚會要經得住勸,要學會拒絕。
春節期間,免不了外出聚會,席間糖尿病人要控制飲食,自然在飯量和食物種類上有所節制,而中國人好客,做東的人定會勸你要多吃,吃好,此時是對糖尿病人最大的考驗。馬曉偉教授強調指出,糖尿病人一定要銘記自己患有糖尿病,不能為了面子而誤了病情,在親朋的盛情之下,要學會禮貌拒絕,大膽說出自己的情況,而且隨著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糖尿病基本是家喻戶曉,大家都會理解你的。
7.水果再多,再好,我只吃需要的那份。
生活條件好了,過春節時普通百姓家中也是水果成堆、品種繁多、洋水果頻頻現身。但北大糖尿病專家,馬曉偉教授認為:水果再多,再好,也只吃需要的那份。不要輕信某些水果能降糖、有神奇功效。更要特別警惕那些不常見的洋水果。
8.“無糖食品”的升糖指數可能比糖還高!
兒女為孝敬、親朋為尊敬,過年過節“無糖食品”開始大流行。殊不知即使真正的“無糖食品”也只是不含蔗糖,糕點還是糧食做的,是多糖,同樣會產生熱量,另外糕點里還有大量的油,尤其是氫化油(反式脂肪酸),它對血糖的影響要比糖的影響大得多。相當部分“無糖食品”的升糖指數可能比糖還高!
9.年年有“魚”,魚該咋吃春節的餐桌是少不了魚的,糖尿病人飲食指導中也建議多吃魚,馬教授指出要注意一些吃魚的細節:一般講海魚、河魚都很好,特別是海魚質量更佳,但避免食用魷魚;平時少見的品種少吃,因為它們對糖尿病的影響不明;最好食用清蒸的魚,油炸的盡量少吃;魚肉雖然營養價值高,但也不能過量;要注意少用鹽,特別是海魚。
10.糖尿病人過春節,飲食、運動、藥物控制、監測一個也不能少!
北大糖尿病專家馬曉偉教授強調:過節要有平常心。平時我們用五馬戰車戰勝了糖尿病;過節了,各種情況變了,我們仍然要像平時一樣熟練駕馭五馬戰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過一個快樂、平安、祥和的春節。
節日飯菜固然美味誘人,但北大糖尿病專家馬曉偉教授提醒到,糖尿病人心中要算好一筆賬,控制好糖尿病飲食,使血糖穩定,就可以避免糖尿病急性并發癥的出現毀了節日的大好氣氛;同時也可以延緩慢性并發癥前進的腳步,提高生命質量,糖尿病人要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