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學習游泳是一件非常難的一件事,但是,只要經常練習,一定會去的很好的成績的。現在為你來介紹蛙泳的學西方法,還有蛙泳的學習技巧,一起來學習吧!
學習蛙泳的優點和技巧
一、波浪式蛙泳的技巧及優點:
1、臀部入水較深,收腿收小腿即可,向前阻力小, 水平式蛙泳身體及臀部水平近水面,收腿需收大腿,阻力較大。 兩種者游法收腿時膝蓋入水的深度大致相同。 水平式蛙泳收大腿時,前進速度每秒由1.5米降到0.2米,波浪式蛙泳只收小腿, 前速度每秒由1.8米降到0.8米。 圖b的游法顯然優于圖a的游法。
2、呼吸時肩膀露出水面,可有效減少身體前進水的阻力。
3、 手臂可類似蝶泳向下(約與水平面成40度)向內大輻度半球型劃水,劃到較多的靜水量, 附帶推舉肩膀向上,水平式蛙泳由于手臂向下劃水的角度較小(約與水平面成10度), 劃到的靜水量較少,產生向前之推力亦小。 四、上半身向下滑游時,可將腹部的水往后推,產生類似蝶泳的推進力。
討論:水平式蛙泳好比是竹筏,緩游時省力,缺點是快游時會有較大的阻力, 而波浪式蛙泳好比是汽艇,緩游時,加上起伏的動作,除了浪費體力外并無好處, 但快游時前半部抬高,可減少甚多的阻力,有較好的輸出效率。 兩種游法各有其一定的功能,水中活動,蛙泳想要如何游,可自行考量。
二、蛙泳技術以及技巧:
(一)、腿部動作是蛙泳技術中最重要部分,學習蛙泳需要從陸上腿部動作做起。具體方法為:
1、坐在地上或凳上,軀干后仰,雙手撐地(凳)。雙腿并攏抻直,稍抬起雙腿,深吸一口氣,屏息。將雙腿慢慢收回,膝關節同時外分,收腿開始時腳掌稍外翻。屈髖、屈膝,雙腿收緊靠近臀部,接著不停頓地向后方蹬腿、并攏,同時口、鼻呼氣,蹬水時用力點落在分開的雙腳腳掌上。蹬水前半部腳掌與身體縱軸垂直,結束時兩腳掌像鞭打一樣快速伸直,雙腿伸直后間歇一下。呼氣要快,動作要連續。
2、入水、水深齊腰,深吸一口氣,俯臥于水中,臉入水,臂前伸。收腿同時兩膝分開與肩同寬,腳掌沿水面回收。接著雙腳應對稱有力向后下方做半圓形的加速蹬水至動作結束,兩腿并攏。做這個動作時,腳掌和腳內側向后蹬夾水,蹬水結束后,雙腿動作稍停,運動員靠加速度在水面滑行。
3、俯臥在長凳上,中速和慢速模仿蛙泳腿部動作。
4、抬頭出水學習腿部動作。蹬池壁或池底滑行,雙臂前伸,抬頭使口露出水面,做蛙泳腿部動作。注意雙臂前伸不要過深,腿部動作除并攏時外,要做得平穩。
5、池邊抓扶手或扶同伴做蛙泳腿動作。
6、雙臂前伸扶板做腿部練習。
(二)、正確的臂部動作是蛙泳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學習方法可采用:
1、陸上站立,體前屈,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抬頭,雙臂前伸。兩臂對稱外分,稍向下劃水,手掌外轉,手腕微屈,這便于手掌更早對水。雙臂一開始劃水,頭順勢抬出水面。深吸氣。抬頭動作不要過猛,劃臂動作不要超過肩線。屈肘,雙手做一圓形經胸下前伸,呈預備姿勢,伸手同時用口、鼻做深呼氣。
2、站立在齊腰深的水中,俯臥,臂前伸。吸氣后屏氣。稍屈腕,手掌向外、向下用力劃水,應對水有支撐感。屈肘繼續劃水,雙方劃至胸前逐漸接近,手掌轉向軀干,然后雙臂前伸,呈劃水開始姿勢。注意劃水過程中雙臂不慶露出水面。
3、頭在水面上學習臂部動作。蹬邊滑行,屏息抬頭前視。連續做幾次劃臂動作,注意不要屈腿。
4、蹬邊滑行,進一步改進臂部動作。
(三)、分解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配合,只有把各部分動作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蛙泳臂腿與呼吸的配合應連貫、流暢、有效。練習方法可采用:
1、水中臂腿配合動作。蹬邊滑行,臉入水,屏息,臂劃水,開始劃水是收腿,然后雙臂前伸、并攏、腳蹬水。臂、腿伸直后在水面滑行3—4秒后再重復上述動作。做2—3次后,休息片刻,繼續練習。
2、重復上一練習,但頭要抬出水面。
3、重復上一練習,要交替做抬、低頭動作。劃水時頭抬出水面,收手、蹬腿時頭入水。
4、臂的動作與呼吸配合。雙臂前伸滑行,頭略抬出水面。臂前伸時臉入水,口、鼻均勻、用力吐氣,之后慢抬頭,開始劃臂利用劃臂產生的作用力抬頭,大張嘴,快吸氣。注意吸氣不要太晚,在劃臂階段完成吸氣。
5、蛙泳完整動作配合游。滑行,雙腿伸直,雙臂前伸,呼氣入水之后開始向后下方劃水,抬頭快吸氣,雙臂接近肩線時開始收腿。臂前伸,蹬水時屏息,雙臂結束前伸,腿并攏時呼氣入水。連續練習,盡量遠游。
溫馨提示:在練習游泳是,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游泳。達到更高的效果。
在炎熱的夏季,游泳是一個很好的避暑方式,而且游泳可以鍛煉身體。對于小寶寶來說,游泳的好處有哪些呢?在游泳的時候又要注意什么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嬰兒游泳的好處:
1.建立親子關系
游泳是肢體運動,所以嬰幼兒能夠游泳是代表身體及肢體發育良好。另外,在嬰幼兒游泳的過程中,他是會跟父母及教練進行溝通的,開心時是笑臉,不舒服可能會皺眉等。游泳不只是運動,還可以借此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當父母在旁陪伴時,孩子也會覺得心理上有支持。
2.提高學習能力
當嬰幼兒在安全的環境中游泳時,孩子的表現自然會好,而游泳的基本技巧可等到孩子6個月大時再學。當孩子了解個中技巧、努力學習,最后完成動作,即可達到求知能力的提升。
3.改善身體問題
氣喘兒最好的運動就是游泳,因為游泳時必須規律地呼吸,呼氣、吐氣、呼氣、吐氣……,或許能有效控制氣喘病情,可惜目前缺乏數據支持。
寶寶游泳后,吃得香,吃得飽,營養吸收好,身高和體重增長快,睡眠香甜,醒后特別精神。堅持一段時間后和同齡寶寶相比,前者明顯更加健康活潑。
但新生兒學游泳,真能對大腦與身心發育有所幫助嗎?會不會有危險?這可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適合&不適合游泳的嬰幼兒 讓嬰幼兒游泳前,應先由小兒科醫師,為嬰幼兒進行全身的健康檢查,包括呼吸、循環、神經、肌肉系統等,并詢問家長孩子的生長狀況后,方得以進行。
嬰兒游泳注意事項:
1.時間控制得宜
嬰幼兒并不適合長時間游泳,請依孩子的身體狀況,調整游泳時間,每次約半小時。
2.避免肚臍感染
新生兒最怕肚臍感染,因為肚臍最脆弱,所以水質要干凈。
3.水溫維持恒溫
嬰幼兒最怕低溫,因此水溫必須維持37℃,比一般人的體溫略高;若嬰幼兒出現身體冰冷、發抖的情況,請立刻抱出泳池。
4.做好防護措施
為避免發生溺水,一定要幫嬰幼兒戴頸圈,旁邊須有專業人員及父母的陪同。萬一嬰幼兒滑落水中,水可能會進入肺部導致感染,輕微者發生吸入性肺炎,嚴重則有致命危險,所以務必要有專人及家長在旁照護。
養生小編溫馨提示:
嬰兒游泳除了上面說的那些好處,還可以讓嬰幼兒盡早的熟悉水,了解水,避免對于水的恐懼,減少溺水的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