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動物,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則,一些體形肥大的動物往往會囤積很多脂肪來防御攻擊,比如河馬、大象。一些體形小的動物則會囤積適當的脂肪來維持體能,比如老虎和獅子,對于身體所囤積的脂肪,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標準,但是對于我們人類而言,對于脂肪,則沒有太多的標準,原因就是因為我們錯誤的飲食方法,要想成功瘦身,只有改變不科學的飲食減肥方法,才能達到目的,而控制飲食的最佳途徑就是控制主食的食用方法,養成多餐少食的好習慣。
一日多餐少進食速效瘦身不反彈野生動物攝取食物通常是根據自出的信號來決定的。而我們人類,攝食不是根據身體需要,往往是根據時間來決定每天的飲食,也就是說我們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實際上,在我看來,這種不憑食欲而憑習慣來吃飯的飲食方式,才是肥胖的元兇。如果我們是根據本能來決定飲食的話,那么一旦吃飽就會自覺地停下來。就像野生動物那樣,饑餓即食,飽腹即停。而我們人類在很多情況下,即便不餓也還是會根據習慣繼續吃飯。這是因為人成一日三餐的習慣之后,身體各方面的結構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的緣故。但是,人體的機能卻還沒有進化到完全適應的程度,于是多余的能量就會變成脂肪,囤積在人體當中,并最終導致了肥胖。想想看,到現在為止能夠按照本能的欲求攝取食物的,是不是只有剛出生的嬰兒呢?他們感到餓了就吮吸媽媽的奶汁,吃飽了就停下來,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本能來控制飲食的。試想一下,是不是嬰兒這樣的飲食習慣才更為適合我們呢?
在了解到有如嬰兒般順應本能的飲食方式才最符合人體能量的需求之后,你也可以學著改變自己的飲食方式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不餓的時候堅決不吃東西!為了避免饑餓,可以經常隨身帶一些食物,感到餓了就吃一些。這并不是說你放棄吃主食,而是讓你學會養成科學的主食進食方式。
由于改變了飲食習慣,吃飯過快和過多的毛病就會得到相應改善。因為隨身攜帶了小零食,就不會讓人有空腹感,吃飯的時候也可以慢慢地咀嚼來細細品味一下飯菜的香味。按理說,每頓飯之間吃的東西應該叫做零食,但其實你可以改變想法,只要吃到腹中,都應該算作是吃飯。這樣一來,吃飯并沒有固定的時間。每天吃飯的重點在于維持吃的總量,增加用餐的次數。比如,吃早飯的時候,你可以只吃一半的分量,剩下的一半留在上午。當然了,吃的東西并不一定是米飯和點心,像蘋果、香蕉等水果,或是紅薯片、牛肉干等都可以。同樣的,午飯的分量也要適當減半,然后在晚飯之前再吃一些,這樣晚飯的分量同樣可以減半。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作出選擇,再細分下去也是可以的。沒有了空腹感,心情往往就會保持在一個很穩定的狀態中。而且時不時地吃點東西,有助于促進胃腸的蠕動,加快食物的消化,加大熱量的消耗。這種飲食習慣不利于脂肪的囤積,因此身體就很難胖起來。此外,堅持這種飲食方法的話,血糖也不會出現急劇上升的情況,因而也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親愛的朋友們,假如你想成功瘦身的話,還是選擇科學的飲食減肥方法吧,不要再囿于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根據自己的身體需求來進食吧,該進食的時候進食,不該進食的時候,一定要嚴格克制自己。除了飲食減肥之外,你還應該學會搭配適當的減肥運動,或者是喝些減肥茶,使用一些減肥產品,只有雙管齊下,或者是多管齊下,減肥效果才能更好,瘦身也才會更迅速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