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一日三餐,進餐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適量。

科學依據:混合食物一般胃排空時間為4~5小時,一日三餐中的兩餐間隔以4~6小時為宜。一日三餐應合理搭配食物,不吃早餐、晚餐吃得過飽、經常在外就餐、不科學吃零食等不健康的飲食行為可增加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健康行為:
(1)三餐定時定量。一般情況下,早餐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吃比較合理。早餐所用時間以15~20分鐘為宜,午餐、晚餐以30分鐘左右為宜。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占全天總能量的30%~40%,晚餐占全天總能量的30%~40%。

(2)進餐時應細嚼慢咽,不宜狼吞虎咽,更不能饑一頓飽一頓。
(3)天天吃早餐,吃好早餐。早餐食物應包括谷類、動物性食物(肉類、蛋)、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四類食物。不吃早餐不但達不到減肥的目的,而且影響上午的工作效率,還有可能引起營養不良。
(4)午餐要吃飽。主食的量應在150克左右,另外可選擇動物性食物、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食物進行搭配。
(5)晚餐要適量,以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為宜。晚餐的主食宜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糙米、全麥食物。另外,可適量選擇大豆或相當量的豆制品、蔬菜、水果。
(6)盡量在家就餐。在外就餐時應注意:點菜時食物要多樣,葷素搭配;盡量選擇用蒸、燉、煮等方法烹調的菜肴。
(7)在安靜、整潔、溫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就餐,避免在餐桌上談論不愉快的事及爭吵,進餐時不要批評、訓斥和指責孩子。
(8)零食作為一日三餐之外的營養補充可以合理選用,但不能代替正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