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隕落,史蒂芬?霍金與運動的不解情緣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歲。
霍金逝世后,引發全球各界悼念。
巧合的是,霍金生于伽利略忌日,卒于愛因斯坦誕辰。
命運如此的安排,不禁令人遐想紛飛。
縱觀霍金的一生,他不僅是位偉大的物理學家,而且跟運動也有著不解的情緣。
霍金曾在牛津大學劃船隊中擔任舵手一職。
克里斯蒂?拉森在撰寫霍金的傳記里提到了霍金是如何處理在大學一年級時被同學孤立以及一些不快樂的問題,除了性格的原因,就是他發現大學里的課程對他太簡單了,而加入賽艇隊最終讓他從抑郁的“黑洞里”走了出來。
身高只有1米69的霍金并不是參加賽艇運動的合適人選,但賽艇隊需要一個不用劃槳的舵手,身材瘦削的霍金就成了最理想的人物。
舵手不需要劃船,但是需要掌舵和控制船的速度。
在牛津大學,劃船比賽非常受重視,競爭也很大,所以霍金在劃船隊里擔當的角色使其很受歡迎。記得那時候,一個劃船的隊友叫他“冒險型”男生。
雖然劃船隊讓霍金贏得了歡迎度,但也影響了其學習進度。
由于每周有六個下午都要進行劃船訓練,他為了能夠在零散的時間中更好的應付學業,開始了拋棄固有的方方面面都兼顧的方法,用富有創新的分析方法來完成自己的實驗報告(俗稱:投機取巧)。
不過不幸的是他患的病也跟運動有關。
在霍金21歲時,他被確診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ALS),也稱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俗稱漸凍人癥,是一種漸進且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
他結婚前就確認患病,當時已經要靠著拐杖來走路了,而他的第一任妻子簡卻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
ALS是最常見的五種運動神經元疾病之一。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由中樞神經系統內控制骨骼肌的運動神經元退化所致。
由于上、下運動神經元退化和死亡,肌肉逐漸衰弱、萎縮。最后,大腦完全喪失控制隨意運動的能力。
最終會造成發音、吞咽,以及呼吸上的障礙。但病人可一直保持清晰的思維、保留發病前的記憶、人格和智力。
有90%至95%的發病原因不明,約5%至10%遺傳自父母。
現無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方法。
一種名為利魯唑的藥物可以延長大約2至3月的壽命。
無創通氣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延長壽命。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通常在60歲左右發病,但一些直系遺傳病例通常在50歲左右發病。
患者從發病到死亡的平均生存期為3至4年。
只有10%的患者生存期超過十年,極少數生存期為50年甚至更久。
大多患者死于呼吸衰竭。
由此看來,霍金既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2012年倫敦殘奧會,霍金也曾亮相。當時開幕式文藝表演的主題為“啟蒙運動”,神秘宇宙星體倒計時過后,一開場科學家史蒂芬?霍金便亮相,用充滿探索精神的話語講述宇宙起源。
霍金還是個足球迷,2014年巴西世界杯前,霍金曾為英格蘭操碎了心,為了幫助英格蘭在世界杯上取得好成績,霍金研究了英格蘭在世界杯歷史上的表現,甚至當時給出了霍奇森的球隊想奪冠的完美條件,同時也找出了主罰點球的最好方式。
不過,英格蘭隊最終連小組都沒有出線,不知道霍奇森是不是沒有聽從霍金的建議。
而且霍金和貝克漢姆也相互仰慕,兩人同樣為英國國寶級人士,但二人一直沒有機會同場碰頭,2015年,兩人終于正式見面。
霍金說道:“我和你經常被互相比較誰是英國象征,但總是難分高下。”這令貝克漢姆感到非常榮幸。
從此地上少了一個明星,天上從此多了一顆星星,他的智慧和忠告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