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入伏"后,全國多地將會進入持續高溫模式。
防曬指南
●外用防曬產品
目前對防曬產品防曬能力大小主要用防曬系數SPF值、PA值來表示。SPF值是指外用防曬產品后皮膚出現最小紅斑所需光能量與未涂防曬產品產生相同紅斑所需的光能量之比,SPF值越大,防曬能力越好。
一般陰天可選用SPF值在15-25的防曬產品;直接陽光下可選用SPF值在25-30+的防曬產品;海灘、高原等環境可選用SPF值在50+的防曬產品。PA值是衡量防曬產品對長波紫外線的防御能量,其強度用+表示,PA+表示有效防護約4小時,亞洲人多適用兩到三個“+”的產品。
●穿防曬衣,用太陽傘等
外出時可以打太陽傘,戴墨鏡、有防曬功能的口罩,穿防曬衣等。
防曬衣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其吊牌上標有國家標準的編號GBT18830-2009以及UPF值。
防曬衣材質以聚酯纖維最佳,深顏色的防曬衣效果要優于淺顏色防曬衣,同時要減少防曬衣的水洗次數。
●避免食用光敏食物
要避免食用或接觸光敏性植物,如灰灰菜、萵苣、薺菜、莧菜、芹菜、菠菜、無花果、馬齒莧等。這些植物中含有補骨脂等光敏性物質,接觸這些植物后常可誘發光敏性反應。
日常生活中可多食用番茄、獼猴桃、西瓜、薏米、腰果、核桃等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的食物,這些食物具有抗氧化、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提高抗紫外線能力等作用。
防曬注意事項
①防曬指數越高越好。防曬指數越高對肌膚的刺激越大,可能會導致毛孔堵塞,增加肌膚的負擔。
②陰天不需要防曬。云層對紫外線的隔離作用很小,約90%的紫外線可以穿透云層,照射到地面。
③防曬產品涂上就能立即見效。防曬產品必須滲透至角質層才能發揮療效,因此需要在出門前30分鐘提前涂好防曬產品。
④不怕黑就可以不防曬。紫外線不僅可以引起皮膚色素沉著,還能導致光老化、皮膚惡性腫瘤等多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