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過一次痛風的人,都知道痛風的“厲害”。但,有很多人“不撞南墻不回頭”,只要不痛風不發作,吃喝無所謂。
不過醫生提醒,這3類食物碰多了,腎會“壞掉”!
第一類:酒類
酒,主要成分是酒精,常見有啤酒、白酒、紅酒等。啤酒中含有嘌呤,飲酒后會使體內尿酸水平升高,很容易誘發痛風。此外,酒精會刺激體內嘌呤增加,導致尿酸生成量過多;同時,酒精會促進嘌呤吸收,與其他含嘌呤類食物一起食用時,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加重痛風。
第二類:海鮮類
海鮮類屬于高嘌呤食物,如生蠔、沙丁魚、魷魚、墨魚等,這類食物最好不要吃,否則會誘發痛風。即使沒有痛風,建議高尿酸血癥的人,也不要“海鮮+啤酒”。
第三類:火鍋類
火鍋,是人們在冬季的最愛,天冷吃點火鍋能暖身。但,火鍋含有大量的海鮮、魚蝦、牛羊肉等,均是高嘌呤食物。尤其是火鍋湯,嘌呤含量更高,很容易誘發痛風。所以,一定要管住嘴。
預防痛風發作,這些食物謹慎吃
部分蔬菜:香菇、紫菜、蘑菇、菜花、蘆筍、四季豆等,是被長期冤枉的食物,雖然嘌呤含量較高,但近年研究表明,這些蔬菜并不會增加血尿酸及痛風的發病率,相反,這些食物均屬于堿性食物,進食可堿化尿液,有利于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豆子、豆制品:豆子、豆干屬于中嘌呤食物,傳統觀念認為大量進食豆子、豆制品會誘發痛風發作,但新的研究表明,豆類可導致血尿酸合成增加,但也含有促尿酸排泄物質,且后者的作用更顯著。豆腐、豆漿在制作過程中,會損失大量嘌呤,實際嘌呤含量很低,豆類和豆制品并不會增加痛風的發作頻率。
檸檬、橙、醋、酸奶:雖然這些口感是酸的,但消化后呈弱堿性,屬于堿性食品,可減少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
咖啡和茶:近年研究發現飲茶對血尿酸無顯著影響,咖啡甚至可降低血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的發作,可適量飲用。
牛奶:尤其是脫脂牛奶,嘌呤、脂質含量低又富含蛋白質,痛風患者適合飲用。
但需要提醒的是,研究結果是基于大規模統計數據得出的結論,應根據每人實際情況適當飲食、均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