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這是不少愛酒人士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近年來,在健康科普大環境下,人們對吸煙的危害了解了不少,但對酒精的危害卻知之甚少。近日,“酗酒致每年330萬人死亡”這一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熱議。
世衛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酗酒和酗酒引起的醫學、社會和心理等問題,每年導致大約330萬人死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柳鵬表示,盡管每個人的飲酒量、遺傳體質等健康狀況不同,機體對飲酒的反應也不同,但總體來說,不論是少量喝酒還是酗酒,都會給身體帶來損傷,酗酒更甚。
醫學界認為,一次喝5瓶或5瓶以上啤酒,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達到或高于0.08g/dl,可稱之為酗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另外還含有雜醇油、醛類、甲醇、氰化物、鉛類等有害成分。柳鵬指出,乙醇有擴張血管、麻醉神經的作用,長期酗酒,給身體帶來危害可不少。
酒精肝、肝硬化
酒精會影響脂肪在肝臟內的代謝,引起脂肪肝。長期大量的飲酒特別是酗酒會可引起酒精性肝炎,繼而可發展成肝硬化。
眩暈、頭痛
當酒精進入人體后,會抑制抗利尿激素的產生。當身體缺少這類激素后,腎臟對水分的吸收就會受到抑制,當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后,體液的電解質平衡就會受到破壞,引起惡心、眩暈和頭痛等不良癥狀。
胃出血
酗酒后,胃黏膜就會受到損害,引起黏膜水腫、出血、潰瘍和糜爛等癥狀,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胃出血現象。
記憶力減退
“研究發現,飲酒超過6分鐘后,腦細胞就開始受到破壞。”柳鵬指出,如果長期酗酒,會出現記憶力下降的現象。
酒精中毒
酗酒可導致酒精中毒,先期會有短暫的興奮,表現為胡言亂語或手舞足蹈,繼而使大腦轉入麻醉狀態,表現為沉默少言、難于站立、不省人事等,若進一步發展,可使生命中樞麻醉,出現為心跳和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抵抗力下降
酗酒人群更易患感冒、肺炎,胃癌、肝癌、乳腺癌、惡性黑色素瘤也與酗酒有密切關系。此外,酒精對男性生殖系統的危害也很大,可引起少精、精子畸形等問題,導致不育或畸胎。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編輯 岳清秀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