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有超過17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人數的30%。而中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40%,居全球之首,每年約有350萬人死于心血管病,即每天9590人,每小時400人,每10秒鐘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現在,科學家們聲稱,只要使用牙膏中一種常見的成分——氟化鈉,就能測量出動脈中不穩定的鈣含量,從而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
鈣是被稱為“斑塊”的脂肪沉積的主要成分,當這些沉積物變得不穩定,就會導致血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問題。而如果病人被注射氟化鈉后,動脈中有風險的沉積物就能被及時掃描到。
氟化鈉是牙膏中常見的成分,能與牙釉質中的鈣化合物作用,提高牙釉質的硬度和抗酸能力,減少菌斑的形成。以同樣的方式,它還能檢測到動脈中鈣化的不穩定區域,通過測量放射水平,從而發現動脈中的沉積是否正在形成。
劍橋大學的心臟病學家James Rudd博士指出,該項新技術是唯一可以無創性檢測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早期階段的成像平臺。
于是不得不說下什么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管壁上沉積了一層像臘樣的脂類,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的病變。當這些臘樣的沉積物一塊一塊形成時,就稱作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這些斑塊會使動脈慢慢硬化和變窄,從而限制血液流動,一旦破裂,將會引起血栓,阻塞血液供應到心臟或者大腦,導致心臟病及中風。
而新的這一測試能及早發現這些風險,從而讓患者進行早期手術和藥物治療。
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