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余蕊均周程程每經編輯陳俊杰
“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報告,也是一個反應人民改革創新的報告。”昨日,聽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后,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崔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崔麗說,無論是對過去工作的總結,還是對2018年工作的建議,此次都是近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衛生領域內容最多的一次。
崔麗指出,中央與地方對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給予了很大投入與支持,所以取得的成效也是越來越明顯,人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是重要的體現之一,同時也應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健康老齡化是國家文明進步非常重要的標志,我國對此高度重視。推進醫養結合還需要多方更大的力量。
醫保完善促人均壽命提高
政府工作報告顯示,5年來,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養老保險覆蓋9億多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織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
崔麗指出,到2017年我國人口為13.9億人,而目前基本醫療保險已經覆蓋了13.5億人。從2009年國家正式推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到現在,將近10年的時間,就基本實現了全覆蓋的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深化醫改以來,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逐年增加。5年來,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險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萬人次受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
在崔麗看來,醫療保障的不斷完善,也促進了我國人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
衛計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多項主要健康指標已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人均預期壽命從2010年的74.83歲提高到2016年的76.5歲。
這一成就的背后,崔麗表示,中央對此有很大的投入,各地也對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給予了很多的支持,所以取得的成效越來越明顯。
各方應加大醫養結合投入
人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的同時,關于老齡化的問題也愈發引起關注。
全國老齡辦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占總人口17.3%。老齡辦預計,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占總人口的34.9%。
崔麗表示,老齡化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會越來越多影響家庭生活乃至于社會生活的運行。這種情況下,應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健康老齡化。
“健康老齡化是國家文明進步非常重要的標志,我國對這方面也是高度重視。”崔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推進健康老齡化過程中,目前衛計委和民政部等部門正在推進醫養結合,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地方對此也是高度重視,現在這些養老機構,包括社區養老的一些條件和設施,都在逐步改善。
在看到成效的同時,崔麗還指出,健康老齡化的路還很長。“因為我們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比例還是逐漸地在加大,即使我們有了一些投入、支持,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多方努力,來妥善解決好這樣一個問題。”崔麗說。
政府工作報告在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方面,也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
崔麗建議,推進醫養結合還需要更大的力量。政府在這方面應該有更多的投入,社會資本應該有更多的關注。
加強重大疾病防治攻關
作為衛生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醫改持續向縱深推進。
崔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過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分級診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現了醫療衛生為百姓服務的良性互動,為群眾提供了安全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在2月12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通過取消藥品加成,擠壓藥品耗材虛高價格水分,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價格,開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多種舉措,醫療費用不合理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了28.8%,比新一輪醫改前下降了12個百分點。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國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領域傾斜,加強霧霾治理、癌癥等重大疾病防治攻關,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作為醫療衛生方面的重要研究領域,癌癥等重大疾病防治攻關被放在了國家科學技術投入與發展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凸顯出政府高度重視。崔麗說,“我們也很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