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4月9日電 (蔡敏婕 王慧)廣東9日舉行高水平醫院建設專題發布會。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段宇飛在會上稱,計劃通過3至5年時間,基本建成廣深醫療高地“雙子星”,形成以若干家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醫院為引領,一批全國百強醫院為支撐的高水平醫院建設體系。
2018年以來,廣東官方推動高水平醫院建設。2019年9月,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廣東省人民政府簽訂協議,共建1個國家醫學中心、1個綜合類的區域醫療中心和6個專科類的區域醫療中心。2020年,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相繼落戶廣東。
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尖醫學中心、建設大灣區高水平醫院、建設粵東粵西粵北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差異化發展的優勢臨床專科4個層級考慮布局,廣東在第一期30家高水平醫院的基礎上,今年新增第二期20家高水平醫院。目前該省遴選建設的50家高水平醫院,每家省財政支持3億元人民幣,共150億元。
經過3年多的建設,廣東省首期30家高水平醫院共開展前沿醫療技術975項,其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腎移植手術、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開展新型保乳術式,10年生存率為91%;建設高水平臨床科研平臺,提升創新轉化能力,其中,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推動抗腫瘤藥物注冊上市27個。
同時,首期30家高水平醫院加快拔尖醫學人才培養,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鐘南山獲“共和國勛章”,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醫學專科梯次發展,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院長肖海鵬在會上介紹,作為首批高水平建設醫院,未來醫院將從強化疑難急危重癥救治能力,建設精準醫學創新研究平臺,打造國際一流創新研究團隊,以智慧醫院建設支撐醫學中心,以結對幫扶提高醫療輻射能力等5個方面發力打造廣東國際精準醫學中心。
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余學清介紹,該院加強心血管專科的建設、加大肺癌研究所建設、啟動了中國百萬名慢性腎臟病隊列研究計劃、發揮老年醫學在全國的影響力,將依托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開展安寧療護學科建設。
廣東省中醫院院長陳達燦介紹,該院將加強國家區域中醫診療中心建設,爭取建設中醫類國家臨床醫學中心,建設落地廣東省中西醫結合應急救治中心,為提升中醫藥救治新發突發傳染病能力搭建平臺。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黃錦坤表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一期場地建設工程已完成,將于4月投入使用。主體場地廣州呼吸中心項目主體結構已順利封頂,工程實體將于2021年6月底完工。目前中心第一期與省內各地市26家醫院簽訂協同協議,初步構建起省內協同網絡。
作為粵東北醫院,梅州市人民醫院的院長鐘志雄介紹,該院主要從5個方面推進高水平醫院建設,其中在打造疑難復雜重癥救治的醫療高地方面,建成以心血管、腫瘤為拳頭,神經、消化、婦產、重癥醫學等為支柱的優勢學科群,國家標準化房顫中心示范中心、廣東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全省首批市級癌癥防治中心等一批高質量救治中心落戶,完成了2例世界首創的醫療技術。
段宇飛稱,計劃通過3至5年時間,創建20個國家級醫療技術和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點推動15家綜合醫院進入全國百強,重點推動15家專科醫院、40個臨床專科進入全國前十,新增10名以上國家頂尖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