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醫學的未來“栽樹”
【新聞人物】
日前,首都醫科大學召開干部宣傳會議,宣布知名神經生物學家饒毅接任該校新校長。
此次就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表示,“履職盡責,努力工作,與全體首醫人一起發展好學校,建設好學校的各學科,服務好學生、教職工、醫務工作者和廣大患者,為醫學教育事業和醫療衛生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饒毅,1962年出生于江西南昌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78年參加高考。在江西和上海完成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后,饒毅赴美國留學,獲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科學哲學博士。在美期間,他先后任教于華盛頓大學和西北大學,并任西北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2007年,出國22年后的饒毅選擇回國,出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成為全時全職回國的代表性科學家。
“回國落實了歸屬感,和自己心有所屬的國度和人民在一起,共度酸甜苦辣的生活,我希望自己和后代與中華民族同呼吸。”饒毅曾深情回憶自己回國的這兩個因素,“回國參與中國的發展,在中國走出令人痛心的百年艱難道路后,將自己的工作融入祖國的歷史進程中,使自己的人生獲得高于個人的意義,和祖國共命運。”
在擔任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理學部主任期間,饒毅秉持改革創新精神,堅持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大跨學科交流合作,大力促進原創性研究成果的持續產出,著力推動創造性人才的個性培養。近年來,饒毅還參與了我國多個科學和教育機構的改革和新建,如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他還是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創始主任、北京腦科學中心創始主任,也是西湖大學的共同發起者之一。
“學術和研究機構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栽樹’。”在科學研究之外,饒毅始終對教育事業葆有滿腔熱忱,“我們國家需要發展,需要很多各種才能的人。不言而喻,教育很重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僅是做好組織管理工作,教好每一門課、帶好每一個學生,都能起到‘栽樹’的作用。”饒毅展望,“一棵、兩棵、三棵……但愿我們栽的樹到5年、10年、20年、30年后也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本報記者 柴如瑾 本報通訊員 崔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