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北京日報的《服務員制止浪費被嗆“管得著嗎”涉事火鍋店為受委屈員工頒發“安慰獎”》報道引起網上熱議。網友們紛紛表示,要以餐飲浪費為恥,為光盤行動撐腰。昨天,豐臺區餐飲住宿服務行業協會會長穆慧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餐廳沒有做錯,不倡導為浪費者免單。
“杜絕浪費不是一家企業或是一個餐廳就能提出來的,而是全社會的號召。我們倡導了這么久的光盤行動,這位顧客居然‘無知無畏’。”穆慧妍說,看了網上流傳的視頻之后,她心情也十分激動。她說,過年了大家都想慶祝一下,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過年并不是鋪張浪費的理由。
根據餐廳提供的菜單,當事的兩名顧客除點了羊蝎子火鍋之外,還點了20多種菜品、主食及飲料,總計1125元。但隨著餐廳為當事顧客免單并道歉,網上的聲音開始出現一些“反轉”。不少網友對當事顧客浪費食物的行為予以譴責,“不以浪費為恥,反而理直氣壯。”許多網友表示,希望相關部門可以根據這一案例,完善《北京市制止餐飲浪費規定》,給引導顧客合理消費、制止餐飲浪費的餐飲服務經營者一定的激勵,讓他們的腰桿“硬起來”。
“餐廳在這件事上沒有做錯,我不倡導為浪費者免單。”穆慧妍認為,根據《北京市制止餐飲浪費規定》征求意見稿,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勸阻、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但抵制餐飲浪費如同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餐飲服務單位對消費者的餐飲浪費行為不能硬來,只能是勸導,甚至是引導。”
在這件事情中,穆慧妍認為,服務員的提醒是必要的,但應該注意方式方法。在客人已經出現情緒的時候,要避免激怒客人,應該有人出來“打圓場”緩和氣氛,不要讓客人下不來臺。
穆慧妍建議,餐廳服務單位在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的同時,還應對消費者做好引導工作,或是在店內醒目位置進行提示。就消費者而言,點菜時不妨使用“n-1”的辦法進行點餐,比如10個人吃飯可以先點9個菜,不夠了可以再加。“聚會本來是件高興的事情,沒必要為了面子而造成‘舌尖上的浪費’。”(王琪鵬)